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归仁军

归仁军

唐天宝六年(747)于归仁国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孽多城(今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之吉尔吉特)。后废。


猜你喜欢

  • 坝州堡

    明置,属威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桃坪乡东古城。《方舆纪要》卷67威州:坝州堡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因唐、宋霸州旧名也。今设仓置戍于此。自堡而北有龙溪、 卜南、木上诸寨,与北路番族黑苦、三姐相通”。

  • 即彭衙、彭戏。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南衙村、北衙村。《史记·秦始皇本纪》: “宪公享国十二年,居西新邑。死,葬衙。” 《索隐》: “宪公灭荡社,居新邑,葬衙。”

  • 铜鞮

    春秋晋邑,即今山西沁县南三十五里古城。《左传·成公九年》: “晋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 即此。后置铜鞮县。古邑名。即今山西省沁县南古城。春秋时属晋。《左传》成公九年(前582年):郑伯

  • 千秋山

    亦名东山。在今广东化州市东南。《舆地纪胜》卷116化州:东山“起于高凉,至本州城外,拱于州治之左”。《方舆纪要》卷104化州:千秋山在“州东南二里,去罗州二里,横亘如屏”。

  • 象河山

    在今湖北省荆门市北。《舆地纪胜》 卷78荆门军: 象河山 “在长林县北七十里。有普安寺。有泉,是为象河”。《方舆纪要》 卷77荆门州: 象河山“上有城垒,势极险峻”。

  • 红花山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红花山在“卫南十五里。有屯田,名红花屯,岷江所经也”。

  • 大力山

    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大历山。《舆地纪胜》卷101德庆州:大力山“在端溪县西”。《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西宁县:大力山“高六百丈,周回二百里。上多产竹木赤籐、南漆,山势雄伟,为西境之望。《旧志》:山在德

  • 玉岩书院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郊萝岗洞萝峰山下。书院东为萝峰寺,又名萝坑寺,旧称种德庵。南宋钟启初(字圣德,号玉岩)青少年时庵西读书,后入仕官至参议中书省兼知政事。嘉定十二年(1219)还乡,在庵西筑萝坑精舍,为讲

  • 铁峰山

    又名凤凰山、铁门山、铁凤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北。《方舆纪要》 卷71安岳县: 铁峰山在 “县治北。高耸壁立,一名凤凰山”。

  • 绥戎郡

    西魏改白水郡置,属武州。治所在白水县(今甘肃武都县东北龙坝乡)。北周废。西魏时升白水县置,治今甘肃省武都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一带。北周时降为建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