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绥县
1914年改归化县置,属绥远特别区,为归绥道治。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隅旧城。1928年为绥远省会。 日占期间改为厚和特别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归绥市。1954年撤销,并入呼和浩特市和土默特旗。
旧县名。1914年改归化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城区。1954年撤销,并入土默特旗。
1914年改归化县置,属绥远特别区,为归绥道治。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隅旧城。1928年为绥远省会。 日占期间改为厚和特别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归绥市。1954年撤销,并入呼和浩特市和土默特旗。
旧县名。1914年改归化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城区。1954年撤销,并入土默特旗。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北。东汉废。
又称佛子山。俗称佛山。在今山西陵川县东六泉村。主峰海拔1884米。《清一统志·泽州府》:佛子山“在陵川县东北四十里。太行绝顶。淅水出焉。上有灵云寺”。
即康国。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萨马尔罕北七里。《新唐书·西域传》: 康国 “一曰萨末鞬,亦曰飒秣建”。
元置。 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西南。属管番民总管。后废。
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北。《元和志》卷7城父县:扶阳故城“在县东北三十六里。汉韦贤封邑”。《清一统志·颍州府一》:扶阳故城,“按《汉表》, 扶阳国在萧县,此城名偶同耳, 非故国也”。
又名化南镇。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清一统志·福州府》: 化南镇“在福清县东南六十里,地名前薛。有民城,明嘉靖中筑以御倭”。
即今湖北天门市西南五十六里张港镇。旧属潜江县,清设外委驻防。
又作品赕。南诏于唐羁縻波州置,治今云南省祥云县。《蛮书·云南城镇》:云南城“西隔山有品瞻睒(品赕之误),亦名清字川,尝为波州”。《新唐书·南诏传》作品澹赕,品赕与品澹为对音字。为南诏直辖西洱河(今洱海
①即今黑龙江省泰来县东北江桥镇。民国《东北年鉴》:洮昂铁路有江桥站(即哈拉尔格)。②即今上海市嘉定区东南江桥镇。清光绪《嘉定县志》卷1:江桥镇在“县治南三十三里十一都, 与上海宝山接壤”。在上海市嘉定
1913年移都匀县治此,改为平舟县,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2年与大塘县合并,改置平塘县。旧县名。本旧都匀府附郭首县都匀县。1912年裁县并府。1913年废府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