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塘
亦称徐堨。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南东关镇东。为三国吴诸葛恪所筑。《三国志· 吴书 · 丁奉传》: 建衡元年 (269),“奉复帅众治徐塘”。即此。
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南一带。三国魏嘉平四年(252年),吴诸葛恪救东兴,使丁奉等为前部,据徐塘,即此。
亦称徐堨。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南东关镇东。为三国吴诸葛恪所筑。《三国志· 吴书 · 丁奉传》: 建衡元年 (269),“奉复帅众治徐塘”。即此。
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南一带。三国魏嘉平四年(252年),吴诸葛恪救东兴,使丁奉等为前部,据徐塘,即此。
即今山西昔阳县西北广阳。1938年2月晋冀鲁豫边区在此置平西县。集镇名。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西北部、太平湖北岸。广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00。广阳古镇淹没于太平湖,建新村于西北高地,仍用原名,也称新
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南,接武功县界。②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三十里金粟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奉先县:“泰陵在东北二十里金粟山。”③为明孝宗朱祐樘之陵。在今北京市昌平
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元和志》 卷21菊潭县: “本汉郦县武陶戍之地。后魏废帝因武陶戍置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为菊潭县。”
即今浙江开化县北底本乡。明置低坂巡司于此。后废。即今浙江省开化县北下底本。清初设巡检司于此,后废。
一作铜官渚。即今湖南望城县北二十里铜官山下铜官镇。《水经·湘水注》: “湘水右岸铜官浦出焉。” 即此。
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巴彦布尔德西。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臧湾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12: 浮梁县有 “臧家湾”。
三国时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引 《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 东起
亦作陶村市。即今浙江武义县西南六十里桃溪镇。明景泰初移鲍村巡司治此,嘉靖中废。民国时置桃溪镇。
亦作浮屠关、佛图关。即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西佛图关。因上有石佛像,故名。为重庆市西重要关隘。《元史·李进传》: 己未年 (1259) 八月,与宋军 “又战浮图关”。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