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镇县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智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贞观元年 (627) 废。
②1914年改保定县置,属直隶津海道。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新镇。1949年废入文安县。
旧县名。1914年改保定县置,治保定(今河北文安县新镇)。原属直隶省,1928年改隶河北省。1940年与文安县合并设置文新县。1942年撤销文新县后,新镇又改并入四联县。1945年5月恢复新镇县。1949年再撤销,并入文安县。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智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贞观元年 (627) 废。
②1914年改保定县置,属直隶津海道。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新镇。1949年废入文安县。
旧县名。1914年改保定县置,治保定(今河北文安县新镇)。原属直隶省,1928年改隶河北省。1940年与文安县合并设置文新县。1942年撤销文新县后,新镇又改并入四联县。1945年5月恢复新镇县。1949年再撤销,并入文安县。
即今江西玉山县西苏村。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广信府玉山县有苏村。
一作宁葭。战国时中山国地,在今河北鹿泉市北。《史记·赵世家》: 武灵王二十年 (前206),“王略中山地,至宁葭”。《索隐》: “ 一作蔓葭,县名,在中山。”即“宁葭”。
即今河北迁西县东三十五里罗家屯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迁安县图: 西北有罗家屯。
亦名葫芦河。即今四川石柱、丰都二县境之悦来河、龙河。《方舆纪要》卷73石砫宣抚司:三江溪在“司东北二十里。有三水合流,北注大江”。《清一统志·石砫厅》:三江溪“在厅东北八十里。有三源:一出桂子洞;一出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三十里县底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容县图:东北有县抵(底)墟。
①即今朝鲜咸镜南道西南部咸兴之城川江。源出赴战岭山脉,西南流入日本海。《金史·高丽传》: “高丽复来攻,石适欢以五百人御于辟登水,复大破之。”②即今朝鲜咸兴西城川江。《金史·高丽传》:“高丽复来攻,石
明永乐四年(1406)置大古剌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白古(今缅甸勃固)。辖境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正统以后废。
在今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清湖桥附近。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13: “取癸辛方向,其门巷曰癸辛街。” 宋末学者周密居所,著 《癸辛杂识》 六卷于此。
一名紫金山。在今山西沁县西南四十里。《魏书·献文六王传》: “后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即此。县西三十里尧山,唐亦曾改名铜鞮山。又称紫金山。在山西省沁县西南。即晋代铜鞮邑所在地。北魏彭城王勰从孝文
西汉高帝十一年 (前196),立子友为淮阳王,为同姓九国之一。都陈县 (今河南淮阳县)。惠帝元年 (前194) 改为郡。此后或国、或郡。成帝元延末,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柘城、太康、扶沟、鹿邑等县地。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