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昌国县

昌国县

①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五里昌城村。东汉属齐国。南朝宋废。

②南朝宋改临朐县置,属齐郡。治所即今山东临朐县。隋开皇六年 (586) 改名逢山县,大业初复名临朐县。

③南齐置,为宋平郡治。治所即今越南河内市。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道州。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一带。贞观十年 (636)废。

④东魏武定元年 (543) 置,属齐郡。治所在雁门川 (今山西繁峙县西)。北齐废。

⑤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道州。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东南。贞观十年 (636) 废入平道县。

⑥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分鄞县置,属明州。治所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南宋属庆元府。《宋史·高宗纪一》: 建炎三年 (1129) 金兀术犯临安府,高宗乘楼船逃至海上,“次昌国县”。元属庆元路,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为昌国州。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昌国县,属明州府。二十年 (1387)废。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南。属齐郡。南朝宋废。(2)南朝宋改临朐县置,治今山东省临朐县。属齐郡。隋废。(3)南朝齐置,治今越南河内市。属交州。隋初废。(4)东魏武定元年(543年)置,治雁门川(今山西繁峙县西)。属武州。北齐废。(5)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析鄞县置,治今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属明州。南宋属庆元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州。十七年复置县隶州。二十七年废县存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仍降为县。二十年废。


猜你喜欢

  • 乌拉桂河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乌河,为洮儿河之归流河支流。清光绪《皇朝中外一统舆图》作乌拉桂河。

  • 行在所

    南宋都城。在今浙江杭州市。绍兴八年(1138)正式定都临安府,称行在所。以示不忘旧都汴梁而以此为行都之意。城区分为宫城和外城两部分。宫城又称皇城、大内, 在凤凰山东麓,周围九里,北起今凤山门,西至万松

  • 临城煤矿支线

    简称临城支线。自今河北临城县东北鸭鸽营站至临城煤矿。长15.2公里。为京汉铁路支线。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动工修建,三十四年(1908) 通车。1945年被拆除。

  • 甬城县

    即角城县。东晋义熙中置,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旧本《宋书》、《南齐书》作“甬城”,而《水经注》、《魏书》、《资治通鉴》均作角城。

  • 营丘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潍州。治所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大业八年 (612)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仍属潍州。八年(625) 并入北海县。②辽析霸城县置,属兴中府。治所在今

  • 龙桑寺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商河县东北龙桑寺镇。民国《商河县志》卷2:龙桑寺“在城东三十里”。镇因寺名。在山东省商河县东北部。面积32.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桑寺,人口 1000。传新莽末刘秀兵

  • 索口溪

    即今湖南慈利县西北索水。《方舆纪要》卷77九溪卫: 索口溪 “在卫治南。《志》 云: 卫东北有喝堡溪、斗溪、王富溪,卫东有龙馆溪、书院溪、大富溪、大河溪,卫南又有下阑溪,合索口溪为九溪。今索口已堙”。

  • 新桥集

    即今河南项城市南六十里新桥镇。清宣统《项城县志》 卷1: 县南有新桥集。

  • 右厢朝顺监军司

    简称右厢监军司。西夏置,治所在克夷门(今宁夏银川市西北贺兰山口)。元废。西夏置,治克夷门(今宁夏银川市北贺兰山口)。元废。

  • 巴岳山

    在今四川铜梁县东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59合州:泸昆山“一名巴岳山,在巴川县南十五里。山有巨石如狻猊,是名香炉峰。有昆谷洞,多苍玉。有濑玉溪,有木莲花,高五六丈,叶如楠,花如菡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