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川设治局
1949年初由下果洛达的海、鄂陵湖东岸及野马滩一带析置,驻哈姜 (今青海玛多县西北哈姜)。1950年改名曲麻莱设治局。1952年改为曲麻莱区。1953年迁治色吾沟。1954年改曲麻莱县。
1941年由曲麻莱地区析置,局所驻色吾沟(今青海曲麻莱县驻地约改滩北)。1943年哈姜设治局并入,地域扩大。1950年裁撤,改为曲麻莱设治局。1953年置曲麻莱县。
1949年初由下果洛达的海、鄂陵湖东岸及野马滩一带析置,驻哈姜 (今青海玛多县西北哈姜)。1950年改名曲麻莱设治局。1952年改为曲麻莱区。1953年迁治色吾沟。1954年改曲麻莱县。
1941年由曲麻莱地区析置,局所驻色吾沟(今青海曲麻莱县驻地约改滩北)。1943年哈姜设治局并入,地域扩大。1950年裁撤,改为曲麻莱设治局。1953年置曲麻莱县。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十二里少室山下的邢家铺村。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之间。是汉代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太室阙、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河南省
即康国。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萨马尔罕北七里。《新唐书·西域传》: 康国 “一曰萨末鞬,亦曰飒秣建”。
①在今缅甸萨尔温江下游的达通一带,或谓在勃固或勃生附近。《新唐书·南蛮下·骠》:“由弥臣至坤朗,又有小昆仑部,王名茫悉越,俗与弥臣同。”②在今越南东南岸外的两兄弟群岛。明张燮《东西洋考》卷9:“昆仑山
1920年日本占领时期设高雄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高雄县,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高雄县 (凤山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高雄市北、东、南侧。面积2832.5平方千米。人口约123.7万。辖1
在今四川阆中市东。《方舆纪要》 卷68保宁府阆中县: 重锦山在 “府东百三十里。两峰对峙,秀丽如锦”。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与六合县接界。《隋书·地理志》:六合县有六合山。《舆地纪胜》卷38真州:六合山“即定山也。其山相接,通谓之六合山。旧名六峰, 曰寒山、曰狮山、曰双鸡、曰芙蓉、曰高妙、曰石人。山有
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水口镇北。《清一统志·太平府》 “那怀隘”条:斗奥隘在龙州北,“逼近越南僻路,有龙凭营官兵及土兵防守”。
即今辽宁凌源市西南刀尔登蒙古族乡。清乾隆《钦定热河志》卷54建昌县:“多尔登在茶棚西南四十里。”多尔登即刀尔登。蒙古语意为开阔、宽阔。
北魏时高昌国置,治所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唐贞观十四年(640)改为交河县。高昌国置,治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雅尔湖村附近)。属西州。唐贞观十四年(640年)改置交河县。
在今江苏泗阳县北。《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桃源县: 崇河在 “县北四十里。上有崇河桥。相传晋石崇尝立仓于此,因开河以通舟楫,西自宿迁县界,接仓基诸湖之水,东入沭阳县界,下流注于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