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昭孝寺

昭孝寺

本唐兜率寺,元改名。即今北京市西郊香山卧佛寺。《元史·文宗纪四》: 至顺二年 (1331)正月,“以寿安山英宗所建寺未成,诏中书省给钞十万锭供其费。……以晋邸部民刘元良等二万四千余户隶寿安山大昭孝寺为永业户”。


唐时名兜率寺,元至顺二年(1331年)改名昭孝寺。在今北京市香山。明正统年间改寿安禅林。


猜你喜欢

  • 武峨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武峨州置,治所在武峨县 (今越南北太省太原东北武崖)。辖境相当今越南北太省南部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武峨州。

  • 竹步国

    故地在今非洲索马里之朱巴河口一带。《明史·外国列传七》:“行步,亦与木骨都束接壤。永乐中,尝入贡。其地户口不繁,风俗颇淳。郑和至其地。”

  • 大水田堡

    明隆庆五年(1571)置,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北金宝乡大水田村。《方舆纪要》卷107阳朔县“金宝堡”条下:“万历初,‘贼’首廖金滥等作乱,围大水田堡。”即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大水田,为瑶、僮聚居

  • 东篁店塘

    即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四十五里孝子店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应山县东北有东篁店塘。

  • 台城县

    北魏置,为凉州东泾郡治。当在甘肃武威地区。后废。

  • 千佛岩

    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十里嘉陵江东岸。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4广元县:“本志:北十里千佛岩,即古龙门阁,先是悬岩架木,作栈而行,后凿石为千佛像,成通衢矣。”摩岩造像始于南北朝,迄于清,以唐为主。从南至北

  • 周城县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置,属平秦郡。治所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北周天和三年(568) 移治今陕西眉县东北渭河北岸,属岐山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渭滨县。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 扎哈苏淖尔

    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额尔齐斯河西岸。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既会布昆,北流径札哈苏淖尔东。扎哈苏二淖尔皆周数十里,南北相去里许,两淖尔间置卡伦”。

  • 盂州

    金兴定中升盂县置,属太原府。治所即今山西盂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盂县地。明洪武二年(1369) 改盂县。金兴定中升盂县置,治今山西省盂县。辖境约相当今山西省盂县及其附近一带。寻复为县。元又置州,属冀宁路。

  • 古博岭

    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与诸暨市接界。《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古博岭在“府西南四十五里。群峰交峙,中通一径,俗呼虎博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