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州塔
又称开福寺舍利塔。在今河北景县城内西北角。《清一统志·河间府》 “开福寺” 条称: “前有古塔,隋文帝建。” 民谚称 “沧州狮子、景州塔、赵州石桥、正定府大菩萨” 为河北四大古迹,在国内享有盛名。
即开福寺舍利塔。在河北省景县城内西北角。据县志载,塔建于北魏,现存建筑为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所建。为楼阁式八角十三层砖塔,高63.85米,塔内有阶梯可盘旋而上顶层。刹身用铁板交替压叠,刹顶用三个铜制葫芦串叠。下有石砌塔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开福寺舍利塔。在今河北景县城内西北角。《清一统志·河间府》 “开福寺” 条称: “前有古塔,隋文帝建。” 民谚称 “沧州狮子、景州塔、赵州石桥、正定府大菩萨” 为河北四大古迹,在国内享有盛名。
即开福寺舍利塔。在河北省景县城内西北角。据县志载,塔建于北魏,现存建筑为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所建。为楼阁式八角十三层砖塔,高63.85米,塔内有阶梯可盘旋而上顶层。刹身用铁板交替压叠,刹顶用三个铜制葫芦串叠。下有石砌塔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甘肃榆中县北。《方舆纪要》卷60金县:连达沟“在县北十五里。皆由浩亹以达于河”。《清一统地·兰州府一》:浩亹河“又连达沟在(金)县西北十里,两沟相接,故名。亦入浩亹河”。
亦作秺城。即今江苏铜山县北坨城。《水经·泗水注》: “泗水又径留县,而南径垞城东。”《元和志》 卷9徐州彭城县: “故垞城,在县北二十六里。或曰古崇侯国。兖州人谓实中城曰垞。” 《方舆纪要》 卷29徐
一名定党山。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党山。《寰宇记》 卷164封州开建县: 定党山 “在县北七十里,高六百丈”。《元丰九域志》 卷9封州开建县 “有忠谠山”。《舆地纪胜》 卷94封州: 忠谠山 “在开建县北
①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太平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有太平营,南北两山,云营二里许,滦河回绕,凭高可眺。”②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太平山在“厅城东一
南朝梁筑。故址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寰宇记》卷106洪州奉新县:余城“在县西一十五里。《梁书》云,于庆入洪州,进攻新吴县,余孝顷起兵拒之,因筑此城。周回三里一百五十步”。南朝梁置,在今江西省奉新县西。属
一作墟沟镇。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墟沟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虚沟城。
即今吉林梨树市东南十家堡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南满铁路“十家堡驿距四平街驿九里七”。
又名伞山。即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寰宇记》 卷90升州上元县 “摄山” 条引 《舆地志》 云: “江乘县西北有扈谦所居宅,村侧有摄山,山多草药可以摄生,故以名之。” 《南齐书·明僧绍传》: “庆符
即今广东博罗县西北湖镇乡。明洪武四年(1371) 于此置善政巡司。在今广东省博罗县西北湖镇。明洪武四年(1371年)于此置善政巡检司。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或说在今临汾市北高河村。《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二月,公子重耳返晋,“使杀怀公于高梁”。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北。《左传》僖公九年(前6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