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暖泉镇

暖泉镇

即今河北蔚县西三十里暖泉镇。元工部尚书王敏建暖泉书院于此。今遗址尚存。


(1)在河北省蔚县西陲。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暖泉,人口9530。金末建村,因泉水严冬若蒸,故名。1953年设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处丘陵河川地。产谷子、玉米、黍。有建材、皮毛、造纸厂。县水泥厂驻境。元宵灯会闻名。下广公路经此。古迹有王敏书院、华严寺。(2)在山西省中阳县西南角。面积182.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暖泉,人口1430。因当地牛尾巴河上有数百泉眼,自悬崖喷涌而下,冬不结冰,因以暖泉为地名。1949年为中阳二区,1953年设暖泉乡,1956年改暖泉集镇乡,1958年复暖泉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有煤矿等。中石公路经此。古迹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岳家山石窟。(3)在辽宁省盖州市北部。面积103.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二道沟,人口1.6万。清康熙年间有清泉寺,寺旁有一泉眼,水长年不干,取名暖泉村。镇以村名。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3年改镇。主产玉米、高粱等。苹果、蚕茧著名。有机械、绢纺、缫丝等厂。盖王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阳人聚

    即战国阳人邑。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汉书·地理志》 河南郡梁县:“阳人聚,秦灭东周,徙其君于此。”即“阳人城”。

  • 府前江

    即今广西西南之左江。《明史·地理志》 太平府崇善县: “南有府前江,即丽江。” 《明一统志》卷85太平府: 府前江 “绕府城东、南、西三面。发源广源州,合七源州水,历龙州、下思明,会崇善县水,流至府前

  • 如洪江

    一作渔洪江。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之茅岭江。《元丰九域志》卷9:钦州安远县有如洪江。《舆地纪胜》卷119钦州:如洪江“在安远县西北,流入海”。《清一统志·廉州府》:如洪江“在钦州西”。

  • 吴王城

    ①在今浙江长兴县南古城。唐杜佑《通典》卷182湖州长城县:“吴王阖闾使弟夫㮣居此,筑城狭而长。”隋大业十二年(615)至唐武德七年(624)长城县治此。②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宋《嘉泰会稽志

  • 秀州塘

    俗称官塘。在今上海市金山县西南。自枫泾镇东流至今金山县(朱泾镇)折向北流,今下游已为大、小泖港,然后流入黄浦江。《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秀州塘“自浙江嘉善县而东,经府西南六十里之风泾镇,又东十

  • 槠溪

    在今江西上饶市西。《明一统志》 卷51广信府上饶县: 槠溪在 “府城西十里。源出灵山,西流入上饶江。多槠木,故名”。

  • 阿拉坦额莫勒

    通称阿尔泰面。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旗驻地阿拉坦额莫勒镇。据《清一统志·黑龙江》附《繙译语解》:额默勒“蒙古语,马鞍也”。“阿拉坦额莫勒”,蒙古语意为“金鞍”。

  • 平远州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改平远府置,属大定府。治所即今贵州织金县。1913年改为平远县。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降平远府置,治今贵州省织金县。属大定府。为散州。1913年废州为平远县。

  • 东农山

    又名连山。在今云南姚安县东南。《汉书·地理志》 弄栋县:“东农山,毋血水出。”

  • 祥芝

    即今福建石狮市东祥芝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 移祥芝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