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丛祠墓
在今四川郫县南。为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开明 (鳖灵) 的墓祠。《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 望帝祠 “有墓在郫县南一里,与鳖灵墓相对”。相传杜宇 “教民务农”; 开明善治水,“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皆有功于蜀,为后人称颂,二帝死葬于此。今陵墓高数十米,状若丘山。祠始建于北宋。清道光间重建祠宇及培修二陵,护以城垣。今祠墓内有听鹃楼、高低船坊、博浪轩等。楼亭池殿错落起伏,幽静典雅。
在今四川郫县南。为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开明 (鳖灵) 的墓祠。《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 望帝祠 “有墓在郫县南一里,与鳖灵墓相对”。相传杜宇 “教民务农”; 开明善治水,“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皆有功于蜀,为后人称颂,二帝死葬于此。今陵墓高数十米,状若丘山。祠始建于北宋。清道光间重建祠宇及培修二陵,护以城垣。今祠墓内有听鹃楼、高低船坊、博浪轩等。楼亭池殿错落起伏,幽静典雅。
在今甘肃成县东南十里。《旧唐书·穆宗记》: 长庆三年 (823),“移成州于宝井堡”。即此。
即北伍城县。今四川三台县。《宋书·州郡》:新城太守“北五城令,何志新分五城立”。
亦作赤洪水。又名离石水。即今山西方山、离石二县境内之北川河。《方舆纪要》卷42永宁州:“赤谼水在州西北方山废县境,即离石水也。源出赤谼岭,东南流合于东川河。”即此。
即今西藏林周县驻地旁多。《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蓬多城 “在喇萨东北一百七十里”。藏语意为 “普央岗钦” 山的岔口。1960年与林周宗合并设林周县。又作盆多城。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林周县
即安土瓜尔佳城。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腰站附近。《清太祖实录》 作 “按兔爪儿简寨”。即“安土瓜尔佳城”。
西汉置,属琅邪郡。当在今山东东部。东汉废。
即峡路。因在长江三峡以西而名。即“峡路”。
在今福建诏安县西。《方舆纪要》 卷99诏安县: 港头溪 “在县西。汇诸溪水出龟山西象头渡入海”。
亦作奇章镇。北宋于废其章县置,属曾口县。在今四川巴中市东北奇章乡。
即今江西万安县城。宋置县时,适有五色云见,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