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峒
即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明天顺中雒容县徙治于此。《明史·地理志》 雒容县:“万历四年正月迁于灵塘,以朱峒旧治为平乐镇,留兵百名守之。”
即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明天顺中雒容县徙治于此。《明史·地理志》 雒容县:“万历四年正月迁于灵塘,以朱峒旧治为平乐镇,留兵百名守之。”
五代楚置,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后废。
元置。在今山西襄汾县西。明废。元时置,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明时废。
在今云南晋宁县西。明万历 《云南通志·沿革大事考》: 万历二年 (1574) 8月,“征荞甸等夷平之,立营戍守,六郡乃安”。清康熙 《昆阳州志》卷6: “荞甸,在州治西六十里……天启二年,命守备杨明廷
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 “曹娥堰” 条下: “又西岸为东关驿,驿南有曹娥场,旧设寨于此。”
①又名戒坛山。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南。西山支脉,其山麓有戒坛寺。《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马鞍山“在房山县北六十里,以形似名。上有庞涓洞”。②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5邢台县:“马鞍山在府西
在今安徽旌德县北。《方舆纪要》卷28旌德县:凫阳岭在“县北十里。又县西北有乌岭”。
在今山东青州市东北二十五里。村东发现晚商古墓群。其中一号墓殉四十八人,出土铜钺等文物。村名。在山东省青州市东北部。属东夏镇。人口800。商代已成居民点。村东商代墓群所在的土埠为古代屯兵处。旧志称苏秦墓
又称枞阳浦。即今安徽枞阳县长河。清名练潭河。《舆地纪胜》 卷46安庆府: 枞阳水,“《元和郡县志》 云: 出桐城县东南硖石山,东南入于江”。
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东北二十里罗村镇。《寰宇记》卷19淄州淄川县:故反踪城,“《齐记》云,齐景公失马,寻踪遂失于此,故有反踪城。又按《舆地志》云,魏明帝景初三年,以辽东新沓县吏民渡海来去还,于此地置新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吉林蛟河市北拉法镇。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吉林省蛟河市北旧站(拉发站)。属奴儿干都司。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