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鸢江
指今越南红河下游。《元和志》卷38朱鸢县:“朱鸢江,北去县一里。后汉马援南征,铸铜船于此,扬排然火,炙船头令赤,以燋涌浪及杀巨鳞横海之类。”
指今越南红河下游。《元和志》卷38朱鸢县:“朱鸢江,北去县一里。后汉马援南征,铸铜船于此,扬排然火,炙船头令赤,以燋涌浪及杀巨鳞横海之类。”
即今陕西韩城市南芝川河。《水经·河水注》: 陶渠水 “出西北梁山……南径高门南,又东南径华池南,溪水又东南径夏阳县故城南,又历高阳宫北,又东南径司马子长墓北,溪水东南流入河”。《水经注疏》: “会贞按
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索博日嘎苏木。辽庆州古城在此。《清一统志· 巴林》: 庆州旧城“此城在喀喇木伦河旁,蒙古名插汉城,周五里余。喀喇木河即黑河。黑山在其东北三十里”。
唐置,属夔州。在今四川巫山县东一里。后废。
在今湖南澧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澧州: “建炎四年,寓治陶家市山砦,随复旧。”疑即澧县东南之竹城。
即今广西横县南郁江。《方舆纪要》卷110横州:郁江“在城南。自永淳县东流至此,环抱州城,其形如月,谓之月江”。
即今黑龙江省林甸县。清末 《黑龙江全界地图》: 齐齐哈尔东南有林甸。1914年设林甸设治局于此,1917年改为林甸县。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黑龙江省林甸县: “县市旧名大林家甸,市街周围宽五里
又称二榆。为大、小二榆谷的合称。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一带。东汉时为羌族居地。《后汉书·西羌传》:章和元年(87),迷唐率诸羌入陇西塞,“迷唐不利,引还大、小榆谷”。古地区名。大榆谷、
即今福建晋江市南围头。《清一统志·泉州府》:围头镇“在晋江县南一百里。宋置宝盖寨。《旧志》:宋淳熙十三年,于泉州城南十里置宝林寨,城东十五里置法石寨。嘉定十一年,以海寇冲突围头,守臣真德秀移宝林兵戍围
唐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后废。
即噶大克。今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东南噶尔雅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