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
即今山东茌平县东南三十五里杜郎口镇。民国《茌平县志》卷2有杜郎口。
即今山东茌平县东南三十五里杜郎口镇。民国《茌平县志》卷2有杜郎口。
西晋太康六年(285)置,属淮南郡。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北四十里乌江镇。东晋属历阳郡。南朝宋为临江郡治。梁为江都郡治。陈复为临江郡治。北魏属临滁郡。隋属历阳郡。唐属和州。明洪武省入和州。古县名。西晋太康六
即悉补野的异译。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册府元龟·外臣部》: “自号吐蕃为宝髻。” 地在今西藏乃东、穷结县境。
唐天宝元年 (748) 改利州置,治所在绵谷县 (今四川广元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广元、旺苍二市县,青川县东部及陕西宁强县地。乾元元年(758) 复改为利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利州置,治绵谷县(今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东岸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北之西七十里东岸墟。”
①又名浣浦、浣沙溪。浦阳江流经今浙江诸暨市南苎萝山附近江道的称谓。宋 《嘉泰会稽志》 卷10诸暨县: 浣江 “在县东南一里,俗传西子浣纱之所”。②在今云南华宁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5宁州: “浣
在今老挝北部孟乌怒。版纳勐乌、乌得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清雍正三年(1725) 置勐乌土把总,属宁洱县。光绪二十一年(1895) 被法国割占。
在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东。明初置巡司于此。洪武中裁。在今江西省安仁县东。明置巡检司于此。
南齐置,属广熙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罗定江之东。隋属永熙郡。唐武德五年(622)改名永宁县。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广东省罗定市西南罗定江之东。属广熙郡。隋改属永熙郡。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名永宁
明嘉靖三十年 (1551) 置,属龙溪县。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嘉靖四十五年 (1566) 于此置海澄县。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于月港置,即今福建省龙海县东南海澄镇。四十四年于此置海澄县。
明初改元哈剌马苦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对岸哈兰屯。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 “哈剌马苦站”。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