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清代新疆南部喀什噶尔 (今新疆喀什市)、叶尔羌 (今莎车县)、英吉沙尔 (今英吉沙县)、和阗 (今和田市) 四城。嘉庆二十五年(1820) 大小和卓木后裔张格尔利用维吾尔族人民对清政府地方官的不满,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资治通鉴》:唐景龙二年(708)三月,“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拓地三百余里。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以左玉钤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烽游奕使,戍诺真水为逻卫
即柳中城。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
金正隆二年 (1157) 置,属秦州。治所在纳甲城 (今甘肃秦安县)。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卷下: 取 “秦州安定之义也”。明属巩昌府。清雍正七年 (1729) 改属秦州。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1
亦名荣劳洞。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八十里荣劳乡。《清史稿· 地理志》 归顺州: “西: 荣劳墟。”
在今湖南湘潭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80湘潭县: “松湖在县东二十里。环绕数里,湖旁苍松郁然。西流合于湘水。”
即今广西扶绥县东北二十里龙头乡。清光绪《新宁州志》卷2:龙头墟“在城东二十五里”。
即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金沙江与雅砻江间之沙鲁里山脉。民国杨仲华 《西康纪要》: 沙鲁里山脉,“硕古里山,在瞻化县西北”。
在今陕西府谷县北。《方舆纪要》卷57府谷县“宁丰城”条下:芭州城“在县东北九十里。元初置州,属山西太原路。至元初省入保德州”。
①西魏置,属容山郡。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西南。隋开皇初废。②唐至德二载 (757) 改安仁县置,为平琴州治。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八十里。建中二年 (781)属党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古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