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木水
即今江西铅山县东南铅山河。《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桐木水 “在铅山县南五十五里。源出福建崇安县界,流入分水关,北合紫溪,又合黄檗水、车盘水,至汭口入上饶江。亦名铅山水”。
即今江西铅山县东南铅山河。《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桐木水 “在铅山县南五十五里。源出福建崇安县界,流入分水关,北合紫溪,又合黄檗水、车盘水,至汭口入上饶江。亦名铅山水”。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北运河东岸。清雍正九年 (1731) 设把总驻守。
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东南流入沮水。《寰宇记》 卷35坊州中部县: 泥水,“ 《水经注》 云,泥水出翟道县泥谷。今按 《图经》,泥谷水在县西北五十里,源自栲栳谷来”。
北宋置,属安岳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北四十里。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逢亭镇。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卷3罗斛州判: “罗悃、床井、沟亭、逢亭、上隆、罗苏、赖石各亭,虽非膏壤,水旱皆可有收。” “逢亭”,又称内逢,系布依语音译,即亭目居住地。
清置,属泌阳县。即今河南社旗县东南四十六里饶良乡。在河南省社旗县东南部。面积54.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饶良,人口2360。地处饶良河与小泥河交汇处的槽形平原,三面环水,土地肥沃,物产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四十六里古城村。《史记·韩世家》: 韩厘王二十一年(前275),“使暴救魏,为秦所败,䳒走开封”。即此。
一作三巴。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区那如乡驻地色那贡巴。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载:“三纳拉巴族,属下五十户,东至达隆宗(边坝),南至俄喀,西至拉哩(嘉黎),北至加树边噶尔。”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
元至正二十四年 (1364) 朱元璋改中兴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江陵县 (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洪武九年 (1376) 属湖广布政司。辖境约当今湖北巴东、长阳县以东,监利县以西,远安,枝江
在今福建连江县北。《方舆纪要》卷96连江县:龙漈山“在县治北。县之主山也。冈峦如龙,漈水夹涧而下。有潭曰五峰潭。山北五里曰湖山,高秀出诸峰之上”。
①在今河北滦县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17滦州: 岩山 “状如虎踞,其东绝壁百仞。有洞十八,其三洞最大而深,在绝壁间,攀援莫上,下有石桥,一郡水口也”。②一名龙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宋书·符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