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梅溪

梅溪

①南溪支流。在今浙江缙云县西部。《方舆纪要》 卷94缙云县: 梅溪 “在县西十里……汇流于南源溪”。

②武义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县南。《方舆纪要》卷93金华府: 梅溪在 “府南十五里。源出武义县大家山,东北流,合南山之箬阳、上干、下干及下坂之水,又北会于南溪”。

③即今安徽旌德县东之俞村河。《明一统志》 卷15宁国府: 梅溪 “在旌德县东三十里。源出凫山,北流二十余里入宁国县界”,流入西津河。

④又名闽清水。在今福建闽清县西五里。《方舆纪要》 卷96闽清县: 梅溪 “源出永福县 (今永泰县)山中。东北流,经县西,又北入建江。江水浊而溪水独清,故县以闽清为名”。

⑤即今福建泰宁县南之泰宁溪。《舆地广记》 卷34泰宁县 “有梅溪”。

⑥即今广东梅州之梅江,为韩江之上源。《方舆纪要》 卷103程乡县: 梅江 “在县城南。惠州府兴宁、长乐诸山之水,流入县境,东会于程江。……《志》 云: 梅溪南有老溪,即梅溪故道。后水势直下,故道淤塞,今县西南二里老溪角,约长一里,广二十余丈,折而东为新溪。正德十一年,梅溪泛涨,渐啮城址,凿此以分水势,别流过城东,复会梅溪。嘉靖二十五年复筑陂绝流,仍自县南合于程江”。

⑦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北、渝北区东之御临河。《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梅溪 “在长寿县西北七十里。即邻水。自顺庆府邻水县流入县境,名玉溪。又西南流七十里至巴县界,名交龙溪,以溪侧旧有古木盘曲如交龙,因名。又南流七十里入大江”。


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北部、夫夷水西岸。梅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00。因此地多梅树,故名。产稻、玉米及木材、茶叶、生漆、杜仲、厚朴、黄柏、三七、山苍子等。有农机、榨油、木衣夹、竹器、铁器、木材加工等厂。为农贸集市。公路通县城及湖南省新宁。


猜你喜欢

  • 赵王陵

    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北三陵乡。《清一统志·广平府》: 赵三王墓 “在邯郸县西北二十里,亦名三王陵。三王,惠文、孝成、悼襄也。俗呼为陵台。今其地即名为三陵村”。

  • 兴安东省

    1932年伪满在西布特哈地区设立兴安东分省,1934年改为兴安东省。省会在齐齐哈尔城(1936年改市,即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1938年迁扎兰屯(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辖齐齐哈尔、扎兰屯二城及布特哈、

  • 阿善磴口

    又作定口。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巴彦木仁苏木。《清仁宗实录》:嘉庆十二年(1807)五月丙申,定吉兰泰盐池地界,守备一员驻磴口。

  • 卓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泸河县

    隋大业间升泸河镇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锦州市。后废。古县名。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今辽宁省锦州市。属辽西郡。后废。

  • 孔城

    ①在今山东平阴县东南。清光绪年间,义和团首领邢兆陆、邢兆复兄弟率众在此焚毁教堂。②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高山乡张村。东魏天平中置新城郡及北陆浑县于此。后属西魏。《周书·裴宽传》:大统十四年(548),“授

  • 孟隆路

    元泰定三年 (1326) 于孟隆甸置孟隆路军民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南九十八里大勐龙。辖境约当今云南景洪市南部大勐龙周围地区。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府,后废入车里军民府。元泰定三年

  • 栗林寨

    在今甘肃岷县南。《明一统志》 卷37岷州卫: 栗林寨 “在卫城南一十五里”。设置年代不详。在今甘肃省岷县南。清时属岷州。

  • 闽海道

    1914年由东路道改置,属福建省。治闽侯县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约当今福建寿宁、周宁、屏南、古田、闽清以东,永泰、福清、平潭以北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东路道改名,治闽侯县(今福建福州市

  • 恩和堡

    清乾隆十一年 (1764) 改威远堡置,属中卫县。在今宁夏中宁县东恩和乡。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9: 威远堡 “明万历间建。国朝乾隆十一年改名恩和堡。道光间倾圮,民皆筑庄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