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
又作梅李、蕃离。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梅村。相传周太王长子泰伯筑城,自号句吴。故又称泰伯城。自泰伯至寿梦皆都于此。公元前560年诸樊迁都于吴 (今苏州市)。
又作梅李、蕃里、泰伯城、吴城。在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东南梅村镇。相传周太王子泰伯居此,自号句吴,至公元前560年诸樊始迁吴(今江苏苏州市)。
又作梅李、蕃离。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梅村。相传周太王长子泰伯筑城,自号句吴。故又称泰伯城。自泰伯至寿梦皆都于此。公元前560年诸樊迁都于吴 (今苏州市)。
又作梅李、蕃里、泰伯城、吴城。在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东南梅村镇。相传周太王子泰伯居此,自号句吴,至公元前560年诸樊始迁吴(今江苏苏州市)。
在今甘肃环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7环县:乌仑山“山甚高峻,顶阔根狭,难于登陟,为险要之地”。北宋于此置乌仑砦。
古港名。在今加里曼丹岛西北端之达土角。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有专条记述。
元置,属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 (金州镇)。后废。
即今福建永安市西南小陶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永安县西南有小陶墟。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之银屿。1935年公布名称为观察滩。1947年改名森屏滩。
①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恒州置,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均水一带。北周天和二年(567)废。②隋开皇五年(585)改丰州置,治所在武当县(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北)。《寰宇记》卷143均州:“因界内
在今河南邓州市南七十里。《左传》: 僖公二十五年(前635),“秦人过析隈”。杜注: “析为楚邑……隈其隐蔽处也。” 《方舆纪要》 卷5邓州: “今州有析隈山,俗讹为厮隈山。”
五代南唐保大八年(950)于广德县置广德制置司。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升为广德军,治所在广德县(今安徽广德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郎溪二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广德路。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水经·浊漳水注》:鹿泉水“东北流,屈径陈余垒西,俗谓之故壁城。昔在楚汉,韩信东入,余拒之于此,不纳左车之计,悉西战。韩信遣奇兵自间道出,立帜于其垒,师奔失据,遂死泜上”。即此。
1913年改维西厅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85年改设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改维西厅置,治今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1985年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