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椑木镇

椑木镇

北宋置,属内江县。即今四川内江市南椑木镇。明代亦称椑木关。《方舆纪要》 卷69内江县:椑木镇在 “县南三十里。亦曰椑木关。接重庆府荣昌县界,有巡司戍守”。


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西南部。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椑木,人口1.5万。始建于唐,明代重修。因古时此地椑树多,故名。1949年为椑西乡,1951年更为椑木镇,1958年改椑木公社,1962年设椑木镇。主产油菜籽、花生、柑橘等,特产有油炸粑、血旺等。有制糖、造纸、内燃机制造、食品、酿造等厂。镇区在沱江南岸,跨溪顺玉屏山呈块状分布,为区西南境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成渝铁路经此设站,成渝公路经此,沱江通航。古迹有隆教寺大殿。


猜你喜欢

  • 峪口市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峪口乡。《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 “吉阳关” 条下: “县南五十里有峪口市,下有峪口渡。”

  • 琐泽

    又作沙泽。春秋晋地。在今河北大名县东。《春秋》: 成公十二年 (前579),“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公羊传》 作沙泽。又作沙泽。春秋晋地。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年):“成

  • 大墅街市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南大墅镇。清康熙《全椒县志》卷3:大墅街市“西七十里”。

  • 大竹县

    唐久视元年(700)置,属蓬州。治所在今四川渠县北六十里。《寰宇记》卷138大竹县:“以邑界多产大竹为名。”至德二年(757)改属渠州。宝历元年(825)废。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复置。北宋景祐三

  • 荆溪县

    清雍正二年 (1724) 析宜兴县置,属常州府。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1912年废入宜兴县。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宜兴县南部置,与宜兴县(今江苏宜兴市)同城而治。属常州府。以南临荆溪得名。

  • 老屋阁

    俗称老屋角。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西三十八里西溪南村。为吴氏私宅。是明代中期民居的代表作。为五间二进,两层楼阁四合院,砖木结构。大门上有门罩,用水磨砖做成外突线脚,顶覆以瓦檐。院墙上覆蝴蝶瓦,

  • 豆田

    在今河南洛阳汉魏故城东。《资治通鉴》:西晋太安二年(303)九月,“丁亥,帝幸偃师;辛卯,舍于豆田”。胡三省注:“据《晋书·五行志》:洛阳城东有豆田壁。”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魏洛阳故城东。《资治通鉴

  • 西瓦亭

    在今宁夏隆德县西北。《资治通鉴》:唐贞观二十年(646),太宗“逾陇山,至西瓦亭,观马牧”。《清一统志·平凉府二》:“《旧志》,今隆德县西北四十里有牛营砦,相传牛邯军此,盖西瓦亭也。”古关名。唐原州七

  • 歇马岭关

    明置,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北八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吉陵县

    唐置,属羁縻纡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北宋庆历间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西北。属纡州。北宋庆历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