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楚城

楚城

①即楚王城。在今河南信阳县北偏西六十里苏楼村西侧。北魏为西楚州治。《魏书· 中山王英传》: “衍宁朔将军张道凝等率众据楚城。闻英将至,弃城南走。”

②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二年 (817) 李愬讨吴元济,“游奕兵马使王义破楚城”。即此。


(1)即“楚王城”。(2)在今河南省汝南县西南。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将王义讨吴元济,破此城。


猜你喜欢

  • 天门埭

    在今浙江瑞安市西北陶峰镇陶山南麓。《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天门埭“在县西陶山南。宋、元间筑此,以蓄安阳江之水。元至正十四年邑人张文贞筑城陶山天门埭以拒贼是也”。

  • 田寺

    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南田寺。明初置巡司于此。

  • 干汊河镇

    即今安徽舒城县西南干汊河镇。清光绪《舒城县志》卷7:干汊河镇在“县西南十五里”。在安徽省舒城县中部、干汊河东南岸。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 5.9 万。镇人民政府驻干汊河,人口 2310。因境内杭埠河的

  • 河会堡

    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二十五里河会村。《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河会堡在唐家会堡东南,万历二十五年建,城周二里有奇。边口有曲峪等处为最冲。”

  • 四川

    ①地区名。北宋初将五代后蜀故地分设西川、峡两路, 约当今大渡河以东北和陕西汉中地区。咸平四年(1001)分为益州(后改成都府)、利州、梓州(后改潼川府)、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 一

  • 五国城

    即五国部。辽时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东至乌苏里江口以下松花江和黑龙江两岸,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五国部的总称。设节度使领之,称五国城。其中越里吉城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称五国头城。宋徽宗赵

  • 保扬河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方舆纪要》 卷23扬州府: “保扬河在府西四里。城北三里旧有柴河,东达官河,西接市河入城,而城西一望平原,别无濠堑。崇祯十年,始自柴河口,引城东运河绕西郭,复折而西南,接城南二里之

  • 包水

    亦作泡水、苞水。在今江苏丰县北。《汉书·地理志》 山阳郡平东侯国:“包水东北至沛入泗。”

  • 宁夷郡

    西魏大统四年(538)置,属雍州。治所在宁夷县(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礼泉县大部分地。西魏末年改为秦郡。西魏置,治宁夷县(今陕西礼泉县东北)。辖境约当今陕西省礼泉县地。属雍州。西魏末改

  • 鹿角关

    在今山东临邑县北十五里,接陵县界。古大河所经。唐于此设关。《元和志》 卷10临邑县:“鹿角关,在县西北七十里。隋大业三年废。” 元于钦《齐乘》 卷1平原岭: “德州东南七十里有望远台、寿公庵。岭上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