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邑县

武邑县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即今河北武邑县。东汉属安平国。西晋太康十年 (289) 为武邑郡治。北齐天保七年 (556) 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冀州。大业三年 (607) 属信都郡。唐属冀州,天宝初属信都郡,乾元初复属冀州。清初属正定府,雍正二年 (1724) 还属冀州。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东南部。属衡水市。面积830.1平方千米。人口30.1万。辖6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武邑镇。夏为武罗国。战国为赵国地。秦属巨鹿郡。西汉置武邑县,治今县址,属信都国。《路史·国名纪》:武“《世本》云:夏武罗国,冀都之武邑”。武邑县因古武罗国为名。西晋太康十年(289年)置武邑郡,北魏属武邑郡。北齐天保中废。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县,属冀州,大业初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后皆属冀州。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1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衡水专区,1952年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并入衡水县。1962年复设武邑县,属衡水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6年划归衡水市。地处河北平原黑龙港流域。有龙治河、滏阳新河、索泸河、清凉江等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有保险柜、水泵、制锁、棉油等工业。石德铁路横越南境;106国道和武小、武阜、武景等公路纵横县境。古迹有汉窦氏墓。


猜你喜欢

  • 临武

    战国楚邑,为楚考烈王时临武君的封地。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南。《战国策·楚策四》: 申春君曰,“僕欲将临武君”。又 《荀子·议兵篇》: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 皆此。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湖南

  • 蓝口站

    元置,在今广东东源县东北蓝口镇。明改为驿。

  • 北陵

    ①即昭陵。在今辽宁沈阳城北郊北陵公园。清太宗皇太极葬此。②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前628),蹇叔曰:“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即“清昭陵

  • 渴密里

    亦作合迷里、哈梅里、哈密力。即今新疆哈密市。《元史·脱力世官传》: “脱力世官,畏吾人也。……父帖哥术探花爱忽赤,宪宗命长渴密里及曲先诸宗藩之地。”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哈密卫于此。即“哈密力

  • 喇嘛丫

    亦作喇嘛垭。即今四川理塘县西南喇嘛垭乡。清代为川藏驿路往来孔道。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上喇嘛山,二十五里至喇嘛丫,有柴草、人户馬。” 丁耀奎 《西康行军日程》: “喇嘛丫粮草丰广,且沿岸阳坡,

  • 桢陵县

    西汉置,属云中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喇嘛湾镇南拐子上古城。东汉改名箕陵县。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北黄河东岸。为云中郡西部都尉治。东汉改名箕陵县,末年

  • 渌洋湖

    亦作绿洋湖。在今江苏江都县西北艾陵湖东北,半入高邮界。《舆地纪胜》 卷43高邮军: 绿杨湖 “在军东南,离城三十里”。

  • 河间路

    蒙古至元二年 (1265) 改河间府置,属中书省。治所在河间县 (今河北河间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及天津市海河以南,山东马颊河以北,河北任丘、肃宁、献县、故城以东地。明洪武元年 (13

  • 马金溪

    即今浙江开化、常山二县境内常山港之通称。《方舆纪要》卷93常山县:金川“一名马金溪”。同卷开化县:金溪“亦曰马金溪”。今仅指开化县华埠镇以北河道。又称金溪。在浙江省开化县境。常山港之上源。源出安徽省休

  • 密县

    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三十里。《尔雅》: “山如堂者曰密”,因以为名。西晋属荥阳郡。北齐天保年间,移治今新密市东四十里,属成皋郡。隋开皇初属郑州,大业二年(606) 废。大业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