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集
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水道镇。旧属牟平县。民国《牟平县志》卷3:水道集“在县(治今宁海镇)南六十里”水道镇。
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水道镇。旧属牟平县。民国《牟平县志》卷3:水道集“在县(治今宁海镇)南六十里”水道镇。
①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北。《清一统志·南昌府一》: 箬溪港 “在 (武宁) 县东北六十里,源出丫髻山”,入修水。②一名若溪水。指今浙江长兴县长兴港自县城至太湖的一段江道。《寰宇记》 卷94长兴县: “箬溪
即龙首关。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上关。(1)集镇名。在湖南省道县县城东郊、潇水大桥东端。上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800。以地处浮桥上游关口,取名上关。产稻、柑橘、甘蔗、蔬菜等。有食品厂。郴道公路经此。
即博霍锡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布加兹。
在今陕西紫阳县南汉江南岸瓮山下。《清一统志·兴安府一》 “瓮山” 条引 《陕西通志》: “紫阳洞在县南紫阳滩之崖。有三洞,皆深丈许。宋真人张紫阳修道于此,县因以名。”
明洪武七年(1374)分临淮县置,为凤阳府治。治所即今安徽凤阳县。《明一统志》卷7凤阳府:凤阳县“以在凤凰山之阳,故名”。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在安徽省东部、淮河南岸。属滁州市。面
①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阳安县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旧市。隋初废。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昆州。治所即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镇。《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 “晋时,
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南蓝家关。《清一统志·平越州》 “头关” 条内: “又县东南四十里蓝家关,皆境内要地。”
①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所在平襄县(今甘肃通渭县)。辖境相当今甘肃通渭、静宁、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县东部,榆中县东北部地。东汉永平十七年(74)改为汉阳
在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 西南盐官镇西北。南宋嘉定十五年 (1222) 为捍咸潮筑。《宋史·河渠志》: “在县 (治今盐官镇) 西近南亦曰咸塘,近北则为淡塘。” 至清初已堙塞过半,今废。
即今山西忻州市北十里堠。清光绪《忻州直隶州志》卷13:十里堠“距城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