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和县

永和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河县置,属隰州。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元和志》卷12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大业初属龙泉郡。唐属隰州。武德二年(619)移治仙芝谷西(即今永和县), 为东和州治。贞观元年(627)改属隰州。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②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置,属榆州。治所在今辽宁市葫芦岛市西北。金废。

③北宋天圣七年(1029)以避真宗山陵名改永定县置,属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熙宁七年(1074)废。


(1)古县名。(1)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改永定县置,治今河南省安阳市东。属相州。熙宁七年(1074年)废。(2)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置,治今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北。属锦州。金废。(2)今县名。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西邻陕西省。属临汾市。面积 1212 平方千米。人口6.3万。辖2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芝河镇。以县西永和关为名,取“永履和乐”之意。西汉置狐浐县(今县西南三十五里),属河东郡。东汉废。三国魏初复置狐浐县,属平阳郡。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废,北齐后主时于其城置永和镇。北齐武平元年(570年)置临河郡及临河县,属汾州。隋开皇初废临河郡,十八年(598年)改临河县为永和县,属龙泉郡。唐武德二年(619年)永和县自狐浐县故治迁至仙芝谷(即今县城),六年又分置楼山县,贞观元年(627年)并楼山县入永和县,属隰州。北宋、金、元、明、清因之。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并入吕梁县。1961年恢复永和县,属晋南专区。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2000年属临汾市。地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黄河、芝河、桑壁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棉花、油料作物为主,盛产红枣。矿产有煤、膨润土等。工业有煤炭、电力、化工、机械、酿酒、食品、建材等。永隰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鸡田州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以铁勒阿跌部置,属燕然都护府。其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哈拉河与鄂尔浑河下游一带。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开元元年(713)改隶灵州都督府。侨治回乐县(在今宁夏吴忠市北)。

  • 佛冈县

    1914年改佛冈厅置,属广东粤海道。治所即今广东佛冈县。1920年直属广东省。在广东省中部。属清远市。面积 1264.5 平方千米。人口30.9万。辖12镇。县人民政府驻石角镇。明属英德、清远两县地。

  • 下马关营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固原卫。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清同治十二年(1873)于此置平远县。

  • 小知汶

    指今印度尼西亚丹尼巴群岛的延德纳岛。《海岛逸志》卷3:“(万澜)其属国有小知汶、稽哖、阿汝、鹅朗、丹黎抹。”

  • 张柔城

    在今河南杞县北七里。《方舆纪要》卷47杞县:“县北七里有张柔城。元张柔镇雍丘,城被水所圯,乃于城外筑新城,创置廨宇。”即此。

  • 董家店

    即今山东鱼台县西南鱼城乡。清乾隆二十二年 (1757) 鱼台县由旧城村迁治于此。1964年移今治谷亭镇。即今山东省鱼台县西南鱼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鱼台县移治于此。

  • 曲水镇

    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南三十里曲水镇。(1)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东部。面积27.2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曲水,人口500。镇以驻地名,地以河名。1950年设曲水乡,属南充县。1

  • 鼋头渚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之滨、南犊山西端。坐落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上,形如实入湖中的鼋头,故名。1918年开始建园,先后辟有横云小筑、郑园、退庐等。1933年版姚逸云编 《京沪路旅行指南》 载: “出蠡园,

  • 乌弄城

    元邛都州城。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附近古城。《元史·地理志》 邛部州:“今其地夷称为邛部川,治乌弄城,昔庅些蛮居之,后仲由蒙之裔夺其地。”

  • 枉山

    即枉人山,又名善德山。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南。《新唐书· 地理志》: 朗州武陵县有 “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