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犀城
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八里。《元和志》卷31犍为县:沉犀故城“在县东南三里”。《方舆纪要》卷72犍为县:沉犀城,“《志》云:后周保定初置沉犀郡治此,隋开皇初废。或曰即故犍为县故治”。
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十八里。《元和志》卷31犍为县:沉犀故城“在县东南三里”。《方舆纪要》卷72犍为县:沉犀城,“《志》云:后周保定初置沉犀郡治此,隋开皇初废。或曰即故犍为县故治”。
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永州。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七里柘桥村。大业初属零陵郡。唐属永州。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改为清湘县。古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西。先后
①唐开元十九年 (731) 改障塞军置,治所即今天津市蓟县。《资治通鉴》: 唐天宝元年 (742),“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胡三省注: “静塞军在蓟州城内。”②唐大历六年 (
在今甘肃西和县南洛峪。《宋书·氐胡传》:“汉献帝建安中,有杨腾者,为部落大帅。腾子驹,勇健多计略,始徙仇池。仇池地方百顷,因以百顷为号,四面斗绝,高平地方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山上丰水泉,煮土
明崇祯九年(1636)建,在今广东陆丰县(东海镇)。《清一统志·惠州府》:东海滘寨“顺治八年设游击驻防。康熙三年设总兵镇守,后移总兵治于碣石,改设副将驻防,复改游击,今改设守备”。
①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南张义乡。西晋废。②隋大业二年(606)改酒泉县置,为甘州(后改张掖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唐为甘州治。后陷于吐蕃,废。清雍正二年(1724)复置,为甘州府治
在今广西合浦县旧城西。清屈大均 《广东新语》 卷15: “予尝至合浦,止于城西卖鱼桥,故珠市也。”
①唐贞观十 一年 (637) 改南龙州置,治所在望水县 (今云南晋宁县南二十六里大古城)。辖境约当今云南晋宁县西部及易门县地。天宝后废。②金大定二十四年 (1184) 改颍顺州置,治所在阳翟县 (今河
即今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北盘古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额默勒河”条下:平库河“在(黑龙江)城西北一千二百里。俱出兴安岭,北流入黑龙江”。
在今江苏淮安市东南五十里。古名寿河,即涧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故城河 “河东入射阳湖,西南连黄浦。明宏治间尝浚之,以达盐城、高邮、宝应、兴化诸处”。
①南朝宋侨置,属南宕渠郡。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北。梁废。②隋开皇十年(590)改广化县置,属高州。治所在今广东阳西县东北。十八年(598)改为义康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年(590年)以广化县改名,治今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