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沙却

沙却

即今云南省南华县。《元史·地理志》镇南州:“又于沙却置俗富郡,沙却即今州治。”


猜你喜欢

  • ?川砦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 属岷州。 在今甘肃岷县东二十里。

  • 哈喇河

    ①一名烂蒲河。在今辽宁沈阳市西南。《明神宗实录》 卷859: 万历四十七年 (1619) 十二月,“哨探代子河 (即太子河) 东岸,瞭见哈喇河西岸达子营火”。《清一统志·锦州府一》 “三汊河” 条下:

  • 永平村

    在今广西浦北县北。明置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明初于此置永平巡检司。

  • 商雒县

    1946年8月陕甘宁边区由商县、雒南二县析置,治北宽坪唐渠 (今陕西商州市东北宽坪)。取二县首字为名。1947年撤销。旧县名。1946年由陕西省商县、雒南两县析置,治北宽坪唐渠(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东北

  • 梨树县

    1914年改奉化县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即今吉林梨树县。民国 《梨树县志》 卷1: “《旧志》 言,以古有梨树而得名,此臆说也。父老或言,此地原属高句丽,以苏姓得名。故地有赫尔苏、昭苏河、苏龙起等号

  • 隆山县

    ①西魏末改犍为县置,属灵石郡。治所即今四川彭山县。《旧唐书·地理志》 彭山县: “隆山郡以界内有鼎鼻山,地形隆故也。” 北周为隆山郡治。隋属隆山郡。唐武德元年 (618) 属陵州,贞观元年(627)

  • 鹿峒山

    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高明县: 鹿峒山 “在县 (治今明城镇) 西南二十里。高二百余丈,延袤四十余里,拱向县治 (今明城镇),罗列如屏。赵佗尝获白鹿于此,名白鹿台”。

  • 施南宣抚司

    元至正十七年 (1357),明玉珍改施南道宣慰司置,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明初复为宣慰司。永乐三年 (1405) 改为长官司。四年 (1406) 又为宣抚司,属施州卫。治所在今宣思县西椒园

  • 掘峒

    在今广东罗定县西。明万历五年 (1577) 设中路守备驻此。在今广东省罗定市西。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中路守备驻此。

  • 白狗栅

    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新唐书·李愬传》:元和十二年(817),“入白狗、汶港栅”。即此。在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南。《资治通鉴》: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攻蔡州,遣兵下“白狗、汶港二栅”,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