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山
今内蒙古狼山与阴山之合称。《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十四年 (隋开皇二年,582),“隋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
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狼山和阴山的合称。东西走向。山势北坡平缓,南坡陡峭。隋开皇二年(582年)李充大败突厥于此地。《北史·隋本纪》:“庚寅,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即此。
今内蒙古狼山与阴山之合称。《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十四年 (隋开皇二年,582),“隋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
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狼山和阴山的合称。东西走向。山势北坡平缓,南坡陡峭。隋开皇二年(582年)李充大败突厥于此地。《北史·隋本纪》:“庚寅,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即此。
即今河南上蔡县东南五十六里党店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四年 (1865) 八月,赖汶光军 “由新、项奔汝阳之东冈寺、射桥及上蔡之党家店”。
明永乐八年(1410)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南五林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五虎林河流域。后废。
又作不鲁失、不里郁思。元代称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间的一段金沙江为不鲁思河。《元一统志》丽江路:“考今沿革图志:本路出金。有江曰丽江,古谓丽水,白夷谓金沙江,磨些蛮谓漾波江,吐蕃谓犁
即尧山。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四十里。《寰宇记》卷8鲁山县:“尧山俗名大柏山。”
①亦名关头。东汉置,属白水县。在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白水县有关尉,故州牧刘璋将杨怀、高沛守也。”《后汉书·李固传》 注引南齐刘澄之《梁州记》:“关城西南百八十里有
即今广西鹿寨县西南洛埠村。《清史稿·地理志》 雒容县: 西有 “洛垢墟”。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贺兰县北桂文村。
①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大阳山“在县西。其相接者为小阳山。有龙池,虽旱不竭。山之西麓,尽于江中,有板子矶,一名返秦矶”。②即今湖北京山县北许家寨。《宋书·柳元景传》:元景自
北宋置,为羁縻兰州治。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大同乡更乐村老圩。后废。
在今云南红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5溪处甸长官司: 溪处山在 “在司治 (今县东南石头寨) 西。奇峭延长。民居山上,中有溪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