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南道

河南道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因在黄河之南,故名。辖境约当今山东、河南二省黄河故道以南 (唐河、白河流域除外),江苏、安徽二省淮河以北地区。开元二十一年 (733) 分置采访处置使,治所在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开元二十一年 (733) 分置都畿道。乾元元年 (758) 废。


唐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之一。贞观元年(627年)置,因在黄河以南得名。辖境相当今山东、河南二省黄河故道以南除唐河、白河流域以外地区,江苏、安徽二省淮河以北地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置都畿道,辖境缩小。乾元元年(758年)废。


猜你喜欢

  • 方城亭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方城山。《水经·沔水注》:“堵水又东径方城亭西。”

  • 尖石砦

    在今甘肃武都县北。《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元年(934),“雄武节度使张延朗将兵围文州,阶州刺史郭知琼拔尖石寨”。即此。

  • 玉龙关

    ①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二十五里花桥。《清一统志·永昌府》:玉龙关“下有花桥河。控扼险隘之处也。即古花桥关”。②又名下关、龙尾关。在今云南大理市。《清史稿·白文选传》:顺治十六年(1659),清兵下云南,

  • 昌州长官司

    明永乐二年 (1404) 改昌州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清属宁远府。后废。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昌州,治今四川省德昌县西南。明永乐二年(1404年)改置为长官司,移治今德昌县西北。

  • 昆 (崑) 山县

    南朝梁大同二年 (536) 分信义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昆山之北。《元和志》 卷25昆山县: “因县有昆山,故名。”陈属吴州。隋开皇九年 (589) 废,十八年 (598) 复置,属

  • 诏息湖

    一名御息湖。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水经·渐江水注》:“浙江北合诏息湖。湖本名阼湖,因秦始皇帝巡狩所憩,故有诏息之名也。”

  • 结树边卡

    又作嘉须白嘎、甲须奔卡、三树边卡。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清乾隆 《西藏志· 程站》: “自察木多由类乌齐草地进藏路程” 经由结树边卡。

  • 宁葭

    一作蔓葭。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二十年(前306),“王略中山地,至宁葭”。即此。古邑名。又作蔓葭。战国中山国邑。在今河北省鹿泉市北。《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二十年

  • 固安县

    ①北魏改故安县置,属范阳郡。治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西贯城。北齐废。②隋开皇九年 (589) 置,属幽州。治所即今河北固安县。《寰宇记》 卷70涿州固安县: “取汉故安县以为名。” 唐属幽州,大历四年 (

  • 穿口

    即新穿水口。在今四川新津县东。《资治通鉴》: 唐中和二年 (882),高仁厚镇压阡能,谓降者曰: “藉汝曹为我前行,过穿口、新津寨下示以背字告谕之,比至延贡可归矣。” 胡三省注: “穿口,即新津新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