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曲

河曲

①春秋晋地。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七十余里。黄河至此折而东流,故名。《水经· 河水注》引 《竹书纪年》: 晋惠公十五年 (前636),秦穆公率师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 《春秋》: 文公十二年 (前615),“晋人、秦人战于河曲”。均即此。

②在今山东夏津县北。《资治通鉴》: 隋大业七年(611),“时鄃人张金称聚众河曲”。胡三省注: “河曲,清河之曲,《新唐书》 作 ‘河渚’。” 《方舆纪要》卷34夏津县 “屯氏故河” 条谓 “县有河曲,或曰,即屯氏河之曲也”。

③古地区名。指今青海东南境黄河曲流处,为古代羌族所居之地。《水经·河水注》: “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东北流径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矣。应劭曰,《禹贡》 析支属雍州,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余里,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也。”


古地区名。(1)指今山西省芮城县西风陵渡一带。因黄河自北向南流,至此折而向东流成一曲,故名。《春秋》文公十二年(前615年):“晋人、秦人战于河曲。”即此。(2)指今青海省境内黄河弯曲处一带。《水经注·河水》:“河水自河曲又东,径西海郡(治今青海海晏县)南。”即此。


猜你喜欢

  • 依兰喀喇

    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清史稿·地理志》 依兰府: “清初称依兰喀喇。”

  • 打铁关

    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北五十里,与黄平县接界。明郭子章《黔记》卷5:平越府东北境有“打铁关”,旧有外委驻守。

  • 西安寨

    南宋绍定五年(1232)置,属建宁县。即今福建建宁县西王泥排。元置西安巡司于此。明洪武三年(1370)迁治里心保。

  • 弁山

    即卞山。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北十八里。《寰宇记》卷94引周处《风土记》云:“卞山当作冠弁之弁。”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按《宋书》:萧惠明为吴兴太守,郡界有卞山,则作‘卞’由来已久。”

  • 兴教镇

    北宋置,属彰明县。在今四川江油市北四十里武都镇(旧江油县)。《方舆纪要》卷73江油县:“至正中,尝迁县于兴教镇,属广元路,即今治也。”

  • 正红旗察哈尔

    清康熙十四年(1675)置,属察哈尔都统。驻地在古尔班托罗海山(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西北土城子乡附近)。1914年改称察哈尔右翼正红旗。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以察哈尔部编置。驻古尔板拖罗海山(今

  • 桃林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陕州。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老城。《寰宇记》 卷6: “取古桃林塞为名。” 大业初属河南郡。唐初属陕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灵宝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

  • 青谿县

    清雍正五年 (1727) 改清浪卫置,属思州府。治所即今贵州镇远县东北清溪镇。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撤销,并入岑巩县。

  • 仰化集

    即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四十四里中运河北岸仰化乡。明万历《宿迁县志》卷2:仰化集“在南仁乡刘老涧,万历五年知县喻文伟建”。

  • 谢鸡墟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谢鸡镇。清光绪 《茂名县志》 卷2: “县治东三十五里谢鸡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