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县
①隋开皇初置,为廓州治。治所即今青海贵德县。大业初为浇河郡治。唐废。
②北宋宣和二年 (1120) 改龙门县置,属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元皇庆初移治今河津市。明洪武二年 (1369) 属蒲州。清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 (1724) 属绛州。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94年改设河津市。
古旧县名。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龙门县置,治今山西省河津市。属河中府。宋、金、元因之。明属蒲州。清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绛州。1994年撤销,改设河津市。
①隋开皇初置,为廓州治。治所即今青海贵德县。大业初为浇河郡治。唐废。
②北宋宣和二年 (1120) 改龙门县置,属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元皇庆初移治今河津市。明洪武二年 (1369) 属蒲州。清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 (1724) 属绛州。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94年改设河津市。
古旧县名。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龙门县置,治今山西省河津市。属河中府。宋、金、元因之。明属蒲州。清初属平阳府,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绛州。1994年撤销,改设河津市。
又名窦江。即今广东高州市北之窦江。《九域志》 卷9: 高州信宜县有信义水。《清一统志·高州府》: 窦江,“ 《九域志》: 信宜县有信义水即此”。
亦作渴盘陁、汉盘陀、诃盘陁、喝盘陀、羯盘陀。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新唐书·西域传下》: “朅盘陀东行八百里出葱岭,又八百里至乌鎩,环千里,出白、黳、青三种玉。君长世臣朅盘陀。”即“渴盘陀”
北宋属盩厔县,在今陕西周至县南。
唐显庆二年 (657) 平西突厥置,属北庭都护府。治所在轮台 (今新疆昌吉以东唐代破城子; 一说在今米泉县古牧地一带; 一说在今乌鲁木齐市南乌拉泊古城)。后废。
即骆驼咀。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浏阳河入湘江口。《资治通鉴》: 五代汉乾祐三年 (950),“马希广遣刘彦瑫召水军指挥使许可琼帅战舰五百艘屯城北津,属于南津,以马希崇为监军; 又遣马军指挥使李彦温将骑兵屯驼
1928年由吴县城区析置,属江苏省。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1930年撤销,并入吴县。1949年5月解放后复置苏州市,属苏南行署区。1952年复属江苏省。简称苏,别称姑苏。在江苏省东南部,北濒长江,南越太
在今云南富宁县东南九十里。《明一统志》卷87广南府: 者鹞山 “在富州东南九十里。高可二百仞,怪石槎枒”。
即骑田岭。在今湖南郴县南。《续汉书·郡国志》桂阳郡有“上领山”。
元至正十六年 (1356) 改南胜县为南靖县,属漳州路。治所即今福建南靖县东北靖城。明嘉靖四十五年 (1566) 移治大帽山麓,南去旧治二里许。万历二十三年 (1595) 还旧治。1938年移治山城镇
①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二十里古城。东汉属泰山郡,改为侯国,后复为县。西晋属琅邪国。南朝宋属琅邪郡,移治祊城 (今费县东北方城镇)。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移治薛固(今费县东薛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