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法源寺

法源寺

在今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前街。建于唐代。清孙承泽 《春明梦余录》 卷66: “唐悯忠寺建于贞观十九年,太宗悯东征士卒战亡者,收其遗骸葬幽州城西十余里许,为哀忠墓,又于幽州城内建悯忠寺。”安史之乱时曾改名顺天寺。宋钦宗被掳曾拘留于此。明正统七年 (1442) 重修,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 (1734) 改今名。


在北京市宣武区。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为悼念东征高丽中阵亡将士诏令立寺,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建成,赐名悯忠寺。后改愍忠寺。“安史之乱”时改名顺天寺,明正统二年(1437年)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修后,始称今名。坐北朝南,全寺有六进寺院,主要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大遍觉堂、藏经阁及东西廊庑等建筑。寺内文物甚丰,悯忠台存有历代原藏石刻、经幢等,十分珍贵。历史上法源寺为一名刹,宋钦宗被掳后曾囚居于此。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在此设进士考场,为中国佛学院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河府县

    1948年1月革命根据地由陕西府谷、山西河曲二县及内蒙古准格尔旗析置,治麻地沟 (今陕西府谷县北麻镇)。同年8月撤销。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2年由陕西省府谷县麻镇一带及山西省河曲县部分地区析置。

  • 李文镇

    北宋置,属安丘县。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里文。近安丘市界。

  • 那丽墟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南百里那丽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钦州图:东南有那丽墟。

  • 中嶆百纳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南。明洪武五年(1372)改置中曹长官司,移治今贵阳市西南中曹。

  • 好水

    即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之渝水。《宋史·任福传》:庆历初,福率军与西夏军战于张家堡后,“与(桑)懌合军屯好水川”。《方舆纪要》卷58隆德县:好水在“县东二里。源出固原州界六盘山,西南流,合于庄浪县之苦水

  • 秀溪

    ①在今江西泰和县城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泰安县:秀溪“在县城西。又西里许曰文溪,相对者曰武溪,下流俱注于赣江”。②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西北。北流至湖南江永县入龙虎河,西入广西恭城县为恭城河,注

  • 云津桥

    在今云南昆明市东。《清一统志·云南府二》:云津桥“在昆明县东二里许,跨盘龙江上。本名大德桥,明洪武中修建。以其当云南之要津,故更今名”。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盘龙江上。元称大德,明洪武中修建时以其当云南

  • 柏陵城

    在今河北保定市南。《寰宇记》 卷68清苑县: 柏陵城,“孝武帝封赵敬肃王子终古为柏陵侯。废城在今县 (按: 今保定市) 南”。

  • 铁石矶头

    即今福建清流县东南铁石。明正统中置铁石矶头巡司于此。

  • 泉林寺

    在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下。《清一统志·兖州府二》: 泉林寺 “寺之左右,皆深林茂树,有大泉十数,渟泓澄澈,互相灌输,会而成溪,是为泗水。……以泗泉在东,又多古林,故曰泉林。相传 ‘子在川上’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