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子河
在今北京城崇文门东北。清 《日下旧闻考》 卷46引 《燕都游览志》: “泡子河在崇文门之东城角,前有长溪,后有广淀。” 初由元大都丽正门(南城墙正门,今天安门南) 左东南流入通惠河,明南城墙外移,把泡子河包入城中,遂湮废。清内务府藏 《乾隆京城全图》 尚有船板胡同以南之运河遗迹,当即旧日的泡子河。
在今北京城崇文门东北。清 《日下旧闻考》 卷46引 《燕都游览志》: “泡子河在崇文门之东城角,前有长溪,后有广淀。” 初由元大都丽正门(南城墙正门,今天安门南) 左东南流入通惠河,明南城墙外移,把泡子河包入城中,遂湮废。清内务府藏 《乾隆京城全图》 尚有船板胡同以南之运河遗迹,当即旧日的泡子河。
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三十三里。唐顺宗丰陵在此。
①即武城。相传为吴王阖闾所筑,在今江苏昆山市西北武城村。《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娄县: “有南武城。阖闾所起以候越。”②南越国都城。在今广东广州市。春秋战国时吴建。《初学记》 卷24引 《吴地记》 载
即今黑龙江五常市东南百余里冲河镇附近一些终年积雪不化的大山。南宋建炎三年(1129)洪皓使金,被金人流放冷山。《宋史·洪皓传》:“云中至冷山行六十日,距金主所都仅百里,地苦寒,四月草生,八月已雪,穴居
即今山东东平市西南沙河站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1 《舆图志》:东平州(今州城镇)东南有沙河站。
即今吉林双辽县东北双山镇。1914年置双山县于此。为双山镇土名。
西周、春秋时小国。偃姓。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城池乡。《春秋》: 僖公三年 (前657),“徐人取舒”。杜注: “舒国,今庐江舒县。” 后灭于楚。西汉置舒县。古国名。西周、春秋群舒之一。偃姓。在今安徽省庐
①北宋置,属河南县。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四里伊河北。金改属洛阳县。②北宋置,属邻山县。在今四川大竹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62渠州:龙门镇“在邻山县西四十五里”。③北宋置,属巴西县。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
在今甘肃卓尼县西。《元和志》卷39临潭县:抃傍山“在县东十一里。抃傍,羌语也,羌语呼石为抃,呼高为傍,因以为名”。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南盐井镇。清光绪《合州志》 卷4: 盐井溪 “距城四十里”。
唐渤海国置,属晴州。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莲花山附近。辽徙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朝鲜咸镜道莲花山附近。属晴州。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