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洪泽

洪泽

在今江苏洪泽县西北原淮河南岸。《资治通鉴》: 唐咸通九年 (868),“庞勋以李圆攻泗州久不克,遣其将吴回代之……时敕使郭厚本将淮南兵千五百人救泗州,至洪泽”。即此。北宋置洪泽镇,属淮阴县。明于此置巡司,后为洪泽湖浸没。


古地区名。在今江苏省洪泽县西洪泽湖中。原南濒淮河,当南北交通大道。《资治通鉴》:唐咸通九年(868年),庞勋攻泗州,唐“敕使郭厚本将淮南兵千五百人救泗州,至洪泽……不敢进”,即此。宋置洪泽镇,属淮阴县。《三朝北盟会编》:“洪泽镇市,人烟繁盛,倍于淮阴。”明置巡检司。清初洪泽湖面扩大,犹为湖中一沙洲,名洪泽村。康熙以后全为湖水所没。


猜你喜欢

  • 南武山

    在今山东嘉祥县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3嘉祥县 “萌山” 条下: 南武山 “其南有曾子墓”。在山东省嘉祥县城南。南麓有曾子庙,又称宗圣庙,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据《山东通志》记载:“正统

  • 陆房

    在今山东肥城市西南东陆房。1939年5月10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部与津浦支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共约三千余人被日伪军包围在陆房地区,连续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11日夜被围部队分路实施突围。于次日拂晓,顺利突

  • 三里浅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三十四里,北运河东沿岸北蔡乡三里浅村。清雍正年间设把总驻防。

  • 游水

    即今江苏涟水县北涟水。《汉书·地理志》临淮郡淮浦县: “游水北入海。” 《水经·淮水》: “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 郦道元注: “淮水于县枝分,北为游水,历朐县与沭合,又径朐山西……游水东北入海。

  • 期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南阳县置,属伊州。治所在今河南郏县西北。大业初属襄城郡,四年(608) 废入郏城县。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属汝州,贞观元年 (627) 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

  • 嘉定州

    ①元元贞元年 (1295) 升嘉定县置,属平江路。治所即今上海市嘉定区。明洪武二年 (1365)复改为嘉定县。②明洪武九年 (1376) 改嘉定府置,属四川布政司。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

  • 响堂铺

    在今河北涉县西南。1938年3月31 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此伏击日本侵略军的运输队,取得重大胜利。集镇名。在河北省涉县城西南部。属神头乡。人口1220。古关隘,以地形若壶,称壶关口,又名吾儿峪。后建

  • 涂 (塗) 水县

    春秋时晋置,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前514),“知徐吾为涂水大夫”。西汉为涂水乡。

  • 石竹山

    在今福建福清市西。《舆地广记》、《舆地纪胜》皆作竹山。《方舆胜览》卷10福州:石竹山“在福清县南一里,有林真君玄光炼丹于此”。《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福清县:石竹山在“县西二十四里,山多竹树,青葱插天

  • 骀上

    即狐骀。春秋邾地。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 (前468),“赵子使舌庸来聘,且言邾田,封于骀上”。古邑名。又作狐骀,春秋邾国邑。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前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