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峰寺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武溪东。《清一统志·辰州府》: 浦峰寺 “在泸溪县西武溪东。一名石林精舍”。唐郎士元有 《题精舍寺》: 曰: “石林精舍武溪东。” 指此。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武溪东。《清一统志·辰州府》: 浦峰寺 “在泸溪县西武溪东。一名石林精舍”。唐郎士元有 《题精舍寺》: 曰: “石林精舍武溪东。” 指此。
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东汉改为寿张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寿州。五年(622)省入寿张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属东郡。《水经注·汶水》以为“春秋之良县也,县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汉城山“其山顶平,可容数千人。世传汉王避难之处”。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桃州。治所在今安徽广德、郎溪二县境。七年 (624) 废入绥安县。
俗称郡贝子旗。即和硕特北右翼旗。在今青海刚察县北。
在今四川云阳县西长江滨。民国 《云阳县志》 卷5: 江水 “又东过盘沱,四溪口水自梨子坪北流注之。沱旁有市曰盘沱镇”。
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魏书·唐和传》: 世祖遣万度归讨焉耆,唐和 “会度归喻下柳驴以东之六城,因共击波居罗城,拔之。后同征龟兹,度归令和镇焉耆。时柳驴戍主乙真伽率诸胡将据城而叛,和领轻骑一百匹
在今宁夏永宁县西北贺兰山中段三关口。明嘉靖《宁夏新志》卷1:宁夏总镇有赤木口。《清一统志·宁夏府二》:赤木口“在宁朔县西南贺兰山,山径五十余处,而赤木口尤为冲要,可容千马。明嘉靖中,巡抚杨守礼扼险筑关
亦名口外。泛指今长城以北地区,包括今内蒙古及蒙古国地。我国长城关隘多以口为名,如河北之古北口、喜峰口、张家口,山西之杀虎口等,故有口北之名。又称口外。泛指长城以北地区。我国长城关隘多以口为名,如古北口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北白礁。明属同安县,万历九年(1581)置白礁巡司于此。明末移至灌口(今厦门市西北灌口镇),废。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北魏太和八年(484) 建嵩阳寺。唐改为观,五代周始作书院。宋改天封观。元至元间改名嵩阳宫。院内有古柏三株,相传汉武帝登嵩时封三将军。柏今存其二。大将军柏周长约六米,二将军柏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