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涌 (湧) 月亭

涌 (湧) 月亭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凤栖山上。《明一统志》 卷59汉阳府: 涌月亭 “宋黄清老建。今巨石上有 ‘涌月’ 二字”。亭早废,石亦不存。隔江黄鹤楼侧有涌月台。


猜你喜欢

  • 千岁衢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贵州土司安万铨主持兴修,在今贵州大方县西南四十里。在巉崖绝壁上开凿一条栈道,全长2083米,宽6.7米,行旅称便。易棐《千岁衢碑记》镌于道旁岩壁上,被称为千岁衢磨崖石刻。在贵

  • 新会县

    隋开皇十年 (590) 改盆允县置,为封州治。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北。据民国吕式斌 《今县释名》: “本汉四会县地,故名新会。” 十一年(591) 改为允州治,大业初属南海郡。唐初为冈州治,贞观十三年

  • 和阳驿

    明置,在今安徽太和县西南。《方舆纪要》卷21太和县: 和阳驿 “在县西南五十里”。

  • 麻亭

    即今陕西永寿县西北永平镇。《资治通鉴》:唐广德二年 (764),“仆固怀恩与回纥、吐蕃进逼奉天,……子仪使裨将李怀光等将五千骑追虏,至麻亭而还”。即此。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永寿县移治于此。在今

  • 保儿囤

    在今贵州瓮安县东。《明史·陈璘传》:万历二十八年 (1600) 征播州杨应龙之乱,应龙子朝栋率众二万渡乌江迎战,璘进军龙溪,“把总吴应龙等陷阵,‘贼’ 大溃,退四牌保儿囤”,即此。在今贵州省瓮安县东。

  • 三里营

    清改南丹卫置,属广西提督。都司驻上林县三里(今广西上林县东北六十里三里镇),并分驻州同。乾隆三年(1738)改设县丞。后废。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东北三里镇。明万历三年(1575年)设思恩参将驻守于

  • 大淤尖

    即今江苏滨海县东北九十四里淤尖乡。旧属阜宁县。清光绪《淮安府志》卷首《阜宁县图》有大淤尖。村名。在江苏省滨海县东北部、废黄河口南岸、界滩淤公路终点站处。属滨海港镇。人口2200。相传清乾隆年间始有居民

  • ①西周封国,姬姓。都城在今河南郑州市。《史记·管蔡世家》: 武王 “封叔鲜于管”。即此。②春秋战国为邑。相继属郑、韩、魏。在今河南郑州市。《左传》: 宣公十二年 (前 597),楚围郑,晋救郑,攻楚,

  • 鸿山关

    即倒马关。又名常山关、鸿上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十里倒马关乡。《水经·滱水注》:“滱水又东流历鸿山,世谓是处为鸿头,疑即 《晋书地道记》 所谓鸿上关。” 又 《寰宇记》 卷62唐县 “鸿山关” 引

  • 瑶田市

    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南瑶田乡。清同治《永丰县志》 卷2: 瑶田市 “在二十八都,距城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