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又名清原。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左传》: 宣公十三年 (前596),“秋,赤狄伐晋,及清”。杜预注: “清,一名清原。”

②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左传》:哀公十一年 (前484),“国书、高无邳帅师伐我,及清”。杜注: “齐地,济北卢县东有清亭。” 《方舆纪要》 卷31称 “以清水所经而名”。

③春秋时卫地。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春秋》:隐公四年 (前719),“夏,公及宋公遇于清”。杜注“清,卫邑。济北东阿县有清亭”。

④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南。《左传》:成公十七年 (前574),齐 “使国胜告难于晋,待命于清”。即此。

⑤春秋时郑邑。在今河南中牟县西。《诗经·郑风·清人》: “清人在彭。” 即此。


古邑名。(1)春秋卫邑。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南东阿旧治西。《春秋》隐公四年(前719年):“公及宋公遇于清。”即此。(2)又名清原。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稷山县东南。《左传》宣公十三年(前596年):“赤狄伐晋,及清。”参见“清原”。(3)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左传》成公十七年(前574年):齐“使国胜告难于晋,待命于清”。(4)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南。《左传》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齐“帅师伐我,及清”,即此。(5)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南。


猜你喜欢

  • 西渡滩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位于东岛东北方约12.5海里。最浅处水深约23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带渡滩。1947年改名西渡滩。

  • 兴中门

    明为南京城仪凤门。在今江苏南京城西北,狮子山西侧。1931年改名兴中门。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 老木园

    在今四川巫溪县西北。清道光《夔州府志》卷31:嘉庆二年(1797)四月,“大宁奸民陈崇德作乱于老木园”。次年,为将军观成攻破,崇德败死。

  • 宁浦郡

    西晋太康七年(286)改合浦属国都尉置,治所在宁浦县(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地。南朝宋移治涧阳县(今横县西南六十里郁江南岸)。齐移治安广县(今横县),后复移治宁浦县。隋开皇九

  • 巨平山

    一名由吾峰。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寰宇记》卷22海州东海县:“由吾大夫庙在县北四十里巨平山南。”《方舆纪要》卷22海州:巨平山“南接东海,北抵虚沟,中有龙潭”。

  • 张母桥市

    即今安徽舒城县西张母桥镇。清光绪《舒城县志》卷7:张母桥镇在“县西北五十里”。

  • 龙游府

    元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改衢州路置,属中书分省。治所在西安县(今浙江衢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衢州、江山二市及衢县、常山、开化三县地。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改衢州府。元至正十九年(1359

  • 清远河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之梅潭河。《清一统志·潮州府》: 清远河 “在大埔县南。《通志》: 在县南一百五十里。源出福建漳州府平和县象湖山,受诸涧水,流经大产、白堠; 至湖寮汇梅子潭,注为小溪”。

  • 阿布达里岗

    在今辽宁桓仁县西北、新宾县西南。《明史·刘綎传》:万历四十七年(1619),四路发兵击努尔哈赤,东南路总兵刘綎率军四万,“綎引军登阿布达里冈,将布阵,大清兵亦登冈,出其上,而别以一军趋綎西。冈上军自高

  • 安险县

    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三十里。东汉章帝改名安憙县。《水经·滱水注》:“《中山记》曰:县东唐水之曲, 山高岸险,故曰安险。”古县名。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封中山靖王子应为安险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