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清丘

清丘

①春秋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春秋》: 宣公十二年 (前597),“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杜注: “清丘,卫地。在今濮阳县东南。”

②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北。《寰宇记》 卷10宛丘县: “清丘在县东北五十里。高二丈五尺。古老传云:汉淮阳王常登此丘游望,闻汉中有清丘,故遥取为名。”


古邑名。春秋卫邑。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东南。《春秋》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即此。


猜你喜欢

  • 定西州

    金贞祐四年 (1216) 升定西县置,治所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二十七里。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县地。元初移治安西县 (今定西县),至元三年 (1266)省县入州,属巩昌路。至正十二年 (1352) 改为安定州

  • 碧溪寨

    南宋绍兴二十年 (1150) 置,属永春县。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9永春县 “南峰寨” 条: “相近有占仔、碧溪等寨。《志》 云: 碧溪寨,宋绍兴二十年州将陈敏讨捕山寇,以其地控漳、泉

  • 宽甸县

    清光绪三年 (1877) 析岫岩厅东部地区置,属奉天凤凰厅。治所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以宽甸堡为名。民国初属奉天东边道。1929年属辽宁省。1945年改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

  • 草海子

    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清爱必达 《黔南识略》 卷26威宁州: 南海子 “亦名石海,又名草海子,在城南门外。春夏水涨,弥漫数十里,远望若海”。今为天然淡水湖,水域面积达45平方公里。

  • 昙厂场

    即今贵州仁怀县南坛厂镇。清道光 《遵义府志》 卷6仁怀县: 昙厂场在 “城南二十里”。

  • 竹林寺

    ①在今北京市宣武区三庙街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金熙宗时改为驸马宫。明景泰二年(1451)重建,复名竹林寺。②东晋大兴四年(321)建,即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磨笄山下鹤林寺。《宋书·戴顒传》:元

  • 垂棘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潞城县北。《左传》: 僖公二年 (658),“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古邑名。春秋晋邑。以出美玉称著,在今山西省潞城市北。《左传》僖公二年(前658年):“晋

  • 铜坑山

    ①一名铜井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明王鏊 《姑苏志》 卷8: 铜坑山 “在邓尉山西南。一名铜井。晋宋间凿坑取沙土煎之,皆成铜,故名”。②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一百十六里,与淳安县接界。宋 《咸淳临安志》 卷

  • 松林江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方舆纪要》 卷96福清县: 松林江 “在县东。去海口镇五里,东流入海”。

  • 隆庆右卫

    明永乐二年 (1404) 改居庸关千户所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北居庸关北口。宣德五年 (1430) 移治怀来卫城 (今河北怀来县东南),隆庆元年 (1567) 改名延庆右卫。清初废。明永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