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沟
在今陕西吴堡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7吴堡县: 清河沟在 “县西二十里。黄河水浑,而此水独清,因名。有清河沟桥跨其上。东流入黄河”。
在今陕西吴堡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7吴堡县: 清河沟在 “县西二十里。黄河水浑,而此水独清,因名。有清河沟桥跨其上。东流入黄河”。
在今四川沐川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3沐川长官司: 神木山在 “司西二十里。旧名黄种溪山。永乐四年,伐楠木于此。一夕自移数里。因改今名,而祀其山神”。
即六门堤,亦名鹿门堤。在今河南邓州市西三里。《水经·湍水注》:“湍水又径穰县为六门陂。汉孝元之世,南阳太守邵信臣,以建昭五年断湍水,立穰西石堨,至元始五年更开三门为六石门,故号六门堨也。溉穰、新野、昆
在今广东连平县西北。《明史·地理志》连平州:“西有银梅水,源出杨梅坪,即浈水上源。”
①东晋永和四年(348)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梁书·侯景传》:太清三年(549),“百济使至,见城邑丘墟,于端门外号泣,行路见者莫不洒泪。景闻之大怒,送小庄严寺禁止,不听出入”。即此。②俗名木
①又称阆江、阆中水。今四川嘉陵江流至阆中市一段名称。《三国志·蜀书·霍峻传》: 刘备以“峻守葭萌城……后 (刘) 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峻”。即此。唐杜甫 《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以
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功山镇。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国》:寻甸县北有功山。旧有外委驻防。
即今河北饶阳县西南四十里小堤乡。清于此设堡。
在今四川芦山县北。《明一统志》卷72雅州:百步山“在芦山县北四十里。路接蛮界,仅百步,险隘难行”。
群蛮国。当距庸 (今湖北西部) 不远。《左传》: 文公十六年 (前611),“庸人帅群蛮以叛楚……楚人……使庐戢黎侵庸……七遇皆北,唯裨、倏、鱼人实逐之”。
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十里。为南流江东支流。《方舆纪要》 卷108博白县: 绿淇江 “在县东南十里。源出洞房山。……流汇于南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