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温州

温州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新州置,治所在梁宁郡角陵县 (今湖北京山县)。《元和志》 卷21郢州: “后魏废帝二年改为温州,因温水为名也。” 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十七年(643) 废。

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沙河县 (今河北沙河市北沙河城镇一里)。辖境相当今河北沙河市地。四年 (621) 废。

③唐高宗上元二年 (675) 分括州置,治所在永嘉县 (今浙江温州市)。《寰宇记》 卷99温州: “以温峤岭为名。” 辖境当今浙江温州市,永嘉、乐清二县,飞云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天宝元年 (742) 更名永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温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 因度宗赵禥潜邸升为瑞安府。地当东南沿海,宋、元时尝置市舶司于此。

④五代南汉置,治所即今广西靖西县东南湖润镇。后废。


(1)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新州置,“因温水为名也”(《元和郡县志》)。治角陵(隋改名京山,即今京山县)。辖境约当今湖北省京山县一带。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贞观十七年(643年)废。(2)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沙河县(今沙河市沙河镇东)。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沙河市北沙河城。四年废。(3)唐上元二年(675年)析括州置,以其地“恒燠少寒”得名;一说以在温峤岭(今温岭市西)南得名。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温州、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文成、泰顺、洞头、苍南、玉环等市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永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温州。属江南东道。北宋属两浙路,南宋属两浙东路。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以度宗赵禥潜邸升为瑞安府。


猜你喜欢

  • 渒陂

    又名渒湖、牌湖。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九十里。 《水经·睢水注》: “睢水又东与湖水合, 水上承甾丘县之渒陂, 南北百余里, 东西四十里。” “”为 “渒” 之讹。

  • 南冈山

    在今安徽全椒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29全椒县: 南冈山在 “县南二里。山势自西来,连亘数十里,至此益高峻,环绕县治,为县形胜”。

  • 多融山

    一名晋原山。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元和志》卷31晋原县:“多融山在县西南。”

  • 东垣县

    ①秦置,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元和志》卷17真定县:“本名东垣……以河东有垣县,故此加东字。”《史记·高祖本纪》:“八年,高祖东出韩王信,余反寇于东垣。”即此。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

  • 连道县

    ①西汉置,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湖南涟源市东。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属衡阳郡。南朝宋省入湘乡县。②三国吴置,属宁浦郡。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南百里。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兴道县。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湖

  • 祁命寨

    即今四川松潘县北水晶乡(祁命)。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置祁命寨土千户。

  • 下阿拉克硕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南与杂多县交界处,子曲河南北两岸。清末与上阿拉克硕土司合并为拉休土司。

  • 汧源县

    隋开皇五年(585)改汧阴县置,为陇州治。治所即今陕西陇县。大业初改属扶风郡。唐为陇州治。金属陇州。元初仍为陇州治, 延祐四年(1317)省入州。古县名。隋开皇五年(585年)改汧阴县置,治今陕西省陇

  • 裹角城

    即高郭故城。在今河北任丘市西北十七里。《寰宇记》 卷66鄚县: 高郭故城,“滹沱河经高郭城南面,亦称裹角城,以水裹其角而过也”。

  • 九真县

    隋置,为九真郡治。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唐为爱州治。天宝初为九真郡治。后废。古县名。隋置,治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为九真郡治。唐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