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湘山

湘山

①一名君山。亦曰洞庭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道书以为第十一福地。相传尧女、舜妻死于此,俗称湘君,因以为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二十八年 (前219),“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 ‘湘君何神?’ 博士对曰: ‘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 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水经注》谓之君山。

②又名黄陵山。在今湖南湘阴县北四十五里。《元丰九域志》 卷6: 湘阴县有 “湘山”。《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黄陵山 “一名湘山”。

③在今广西全州县西一里。《元丰九域志》 卷6清湘县 “有湘山”。《方舆纪要》 卷107全州: 湘山“峰峦蓊郁,岩洞幽深,泉石秀异,登其巅,尽一州之胜”。


(1)古山名。又称君山或洞庭山。在湖南省岳阳县西南洞庭湖中。方六十里,状如十二螺髻。相传尧女、舜妻死于此,俗称湘君,因以为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年),“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参见“君山(2)”。(2)今山名。又称西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城西。南濒万乡河,东扼湘江。最高峰404米。顶有甲亭,南麓有建于唐代的湘山寺,已废。宋刺史柳开在崖东建读书堂。湘桂铁路斜贯西北。


猜你喜欢

  • 垂珠岭

    在今福建连城、上杭二县之间。《清一统志·汀州府》: 垂珠岭 “在连城县南百里,接上杭县界。宋建炎二年,文天祥自汀州移屯漳州,过此岭,回顾垂涕,居民表以此名”。

  • 中水县

    ①西汉高帝封功臣吕马童为中水侯,后为县,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献县西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在易、滱二水之间,故曰中水。”东汉属河间国。北齐天保七年(556)废。②南朝宋侨置,属广

  • 仁寿寨

    宋置,即今福建顺昌县北仁寿镇。明置巡司于此。

  • 南苏州

    唐总章元年 (668) 平高丽后置,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南苏城 (今辽宁铁岭县东南催阵堡山城)。《新唐书·薛仁贵传》: 乾封二年 (667),薛仁贵破高丽,“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即此。后废。唐总

  • 朔方

    唐方镇名。又称灵盐、灵武、灵州。唐开元九年 (721) 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灵州 (今宁夏吴忠市北)。《旧唐书· 地理志》: “朔方节度使,捍御北狄,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

  • 梁侯驿

    唐置,在今山西襄垣县西。《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元年 (954),“北汉兵屯梁侯驿”。即此。在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北。《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合契丹兵南下进屯梁侯驿,昭义帅李筠遣其

  • 枫朗墟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枫朗镇。清乾隆《潮州府志》 卷14大埔县: 枫朗墟在 “县东南八十里沙片里,小河水次通饶平、平和诸路”。

  • 武湖

    一名黄汉湖。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水经·江水注》 称为武口水。《元和志》 卷27黄陂县:武湖 “在县南四十九里。黄祖阅武习战之所”。《元史·世祖纪》: 岁己未 (1259),南伐,“登香炉山,俯瞰大江

  • 略平镇

    北宋置,属德阳县。即今四川德阳市北略坪镇。

  • 唐安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蜀州置,治所在晋原县 (今四川崇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新津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蜀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蜀州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乾元元年(7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