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滠口镇

滠口镇

即今湖北黄陂县南四十里滠口镇。清置巡司于此。


猜你喜欢

  • 象州

    隋开皇十一年 (591) 置,治所在桂林县(今广西象州县东南上古城村)。《新唐书·地理志》象州: “以象山为州名。” 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治所在武德县 (今象州县西

  • 水

    亦作江。 又名皂江。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一段岷江。 《汉书·地理志》 江原县: “水首受江,南至武阳入江。” 《水经·江水注》: 武阳县“有江入焉

  • 屋床山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118引 《滇程记》: “由永昌过蒲骠驿,经屋床山,箐险路狭,马不得并行。过山至潞江之外,为高黎贡山。”

  • 秦始皇陵兵马俑丛葬坑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十里秦始皇陵东侧三里处。1974年春村民打井时发现。据发掘得知,这是一个以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军阵,武士俑、陶马与真人、马大小相似,总数有六千多个,可谓阵容强大。1976年又在一

  • 左南乡郡

    北魏置,治所在左南乡县(今河南淅川县南)。西魏改名秀山郡。

  • 梧栖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南梧栖镇。连横 《台湾通史 ·疆域志》 台湾县: “梧栖在县西,商舶至市之口,亦海隅之一都会也。”

  • 亳城县

    北周武成元年 (559) 改白水县置,为邵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隋开皇初属邵州,大业三年 (607) 改为垣县。义宁元年 (617) 另置亳城县,属绛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四

  • 老松岭

    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南。民国《宁安县志》卷1:老松岭在“县城正南一百八十里,高十里、五里不等,长数百里,系额穆西老爷岭来脉,山产多枝柴,山顶有关帝庙,建筑宏敞”。在吉林省东部汪清县东境。山体以花岗岩为主

  • 新沟市

    即今湖北武汉市西北新沟镇。旧属夏口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双塔河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元史·河渠志》:“双塔河,源出昌平县孟村一亩泉,经双塔店而东,至丰善村,入榆河。”元初曾利用此河作为由通州至居庸关的漕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