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安徽无为县东河坝镇。清光绪 《庐州府志》 卷2 《无为州图》: 东有新河口。
亦作鹰游山或莺游山。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海中东西连岛。《寰宇记》 卷22海州东海县: “嘤游山在县东北一百三里海中。去崖二十里,高二里。其山周回浮海中,群鸟翔集,嘤嘤然自相喧聒。”
亦名马衔山。即今甘肃临洮县北马啣山,接榆中县界。《明史·地理志》狄道县:“北有马寒山。”《方舆纪要》卷60狄道县:马寒山“其山绵亘数百里,势极高峻,虽炎夏冰雪不消,亦名马衔山”。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玲珑山上。《清一统志》引咸淳《临安志》:玲珑山“两山屹起,盘曲凡九折,上通绝顶,名九折岩”。即今浙江省临安市西玲珑山绝顶,盘曲凡九折,故名。宋苏轼《登玲珑山》诗:“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
亦作斗门。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陡门桥。
①西魏置,治所在丰乡县 (今湖北荆门市东南马良镇)。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治所在章山县 (今荆门市东南马良镇)。七年 (624)废。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延川县 (今
在今浙江淳安县(排岭镇)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90淳安县:双柏岭在“县东二十里。其并峙者曰真坞岭,当往来驿道,崎岖连亘”。
南朝梁置,属安州。治所在宋广县(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宋广县(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南一带。隋开皇时废。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古洛阳城中。《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黄门将(赵王)伦自华林东门出,及太子荂皆还汶阳里第,遣甲士数千迎帝于金墉城”。胡三省注:“洛阳城是有汶阳里,伦私第在焉。”在今河南
即鸿沟。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绕市南而东南流。《史记·魏世家》: “太史公曰,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 ‘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