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灵泉山

灵泉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五里。《清一统志·许州》:灵泉山“又名龟山。有二井,冬夏不竭”。

②即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城东六十里龙泉山。《明一统志》卷59武昌府:灵泉山“在府城东六十里。山有泉,旱祷有应。因名”。又通山县西南三十里亦有灵泉山。

③在今四川遂宁市东。《舆地纪胜》卷155遂宁府:灵泉山“在小溪县东十里。山顶有泉”。《方舆纪要》卷71遂宁县:灵泉山在“县东十里。数峰壁立,有泉自岩滴下,流注不竭”。《元史·纽璘传》:丁已岁(1257),“蒲择之命杨大渊等守剑阁及灵泉山, 自将四川兵取成都。……纽璘率诸将大破宋军于灵泉山,乘胜追擒韩勇,斩之,蒲择之兵溃”。即此。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遂宁市东。史传数峰壁立,有泉自岩滴下,流注不竭。《续资治通鉴》: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将耨埒大败守将杨大渊于此。


猜你喜欢

  • 十万山

    ①即今广西上思县南,与防城港市交界之十万大山。《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十万山“在州西南八十里,群峰巑岏,百溪分注, 明江之源出焉”。《明史·广西土司传》:洪武二年(1369),丘广等讨左江上思州黄

  • 江峡

    即长江三峡。指今四川奉节县至湖北宜昌市间之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周书·陆腾传》:“天和初,信州蛮、蜑据江峡反叛,连结二千余里, 自称王侯,杀刺史守令等。”又《蛮传》:“屯据三峡,断遏水路,荆、蜀行人

  • 泉陵侯国

    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市北二里。汉武帝元朔五年 (前124) 封长沙定王子刘贤为泉陵侯,即此。东汉改为泉陵县。西汉时置,治今湖南省永州市。范围约当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带。属零陵郡。王莽时改为溥

  • 剑池湖

    一名龙渊。在今浙江龙泉市南秦溪漠村。《方舆纪要》 卷94龙泉县: 剑池湖在 “县南五里。周三十亩。相传欧冶子铸剑于此,号为龙渊。唐讳渊,改曰龙泉。宋宣和中改曰剑池湖。邑名本于此”。

  • 珍宝岛

    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为乌苏里江主航道西侧小岛。该岛形成时间较晚。1915年前后,因江水与山水冲刷,将中国一侧河岸冲开,逐渐形成一岛,以后河道逐渐向中方一侧移动,使中方一侧江面加宽。珍宝岛历来属虎林

  • 蒋桥

    ①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西谷水上。《新五代史·废帝纪》: 后唐清泰元年 (934),废帝 “入京师,冯道率百官迎王于蒋桥”。即此。②在今四川郫县东南十三里油子河上。《寰宇记》卷72犀浦县: “蒋桥,《

  • 官地屯

    即今吉林敦化市北官地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敦化县 《屯镇》: 东北 “九十五里官地屯”。

  • 大冈镇

    清置,属盐城县。即今江苏盐城市南大冈镇。为商民辏集之所。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南部,南临兴盐界河。面积 133.5 平方千米。人口8.8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冈,人口1.3万。秦、汉即有先民生息,以仇姓择居

  • 住牧依戎地方夥尔

    又称夥尔益玛。在今西藏巴青县附近益塔,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部落》。

  • 开元寺塔

    在今河北定州市南门内。《清一统志·定州》:开元寺“在州治南。中有大塔,宋咸平四年建,至和二年成,高十三级”。因宋代定州地处军事前沿,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故又名料敌塔,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