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又作黎。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郓城县西三十四里陈坡。《毛诗·邶风 ·式微》 序: “黎侯寓于卫。” 《左传》: 哀公十一年 (前484),卫大叔疾 “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寘于犁”,即此。


古邑名。(1)又称犁丘、隰。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济阳县西。《左传》哀公十年(前485年),晋赵鞅攻齐,“取犁及辕”;二十三年,晋荀瑶伐齐,“战于犁丘,齐师败绩”,均即此。二十七年,齐救郑将伐晋,陈成子召颜涿聚之子晋曰:“隰之役,而父死焉。”即此。(2)春秋卫邑。在今山东省郓城县西。《左传》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卫大叔“疾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寘于犁”,即此。


猜你喜欢

  • 隆尧县

    1947年并隆平、尧山县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河北隆尧县。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749平方千米。人口48.1万。辖5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隆尧镇。1947年隆平、尧山县合并设隆尧县。1949年属

  • 平原国

    东汉永宁元年(120)改平原郡为平原国,治所在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先主为平原相。”即此。建安十一年(206)改为郡,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又改为国。

  • 政满镇

    金置,属范阳县。在今河北涿州市境内。

  • 障水堤 (隄)

    在今河北景县旧城外。《方舆纪要》卷13景州: “ 《志》 云: 州昔当大河之冲,地平土疏,无冈陵之阻,往往决溢为患,因于城外三里,周回筑堤,恃以为固。”

  • 黄平安抚司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黄平府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四十里旧州镇。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为黄平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黄平府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属播州宣慰

  • 泉州行中书省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泉州宣慰司置,治所在泉州路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十八年 (1281) 迁治福州路 (今福建福州市),次年还治泉州路。二十年 (1283)复迁治福州路。大德

  • 黄圃镇

    ①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黄圃山南麓。《清一统志 · 袁州府》: 黄圃镇巡司 “在宜春县西一百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今因之”。镇南有太平关。②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圃镇。洪武初置巡司于此。清顺治十四年 (165

  • 七井子

    即今吉林通榆县(开通镇)。清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移开通县治此。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开通县原治哈拉乌苏,是年十月移治七井子。”

  • 鄂罗克泊

    在清外蒙古赛音诺颜部境,推河所注。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的鄂罗克湖。《清一统志·喀尔喀》: 鄂罗克泊 “在库冷白尔齐尔地之东南,推河南流入此”。

  • 白牛村市

    即今浙江嘉善县东北枫泾镇。元改为枫泾镇,置巡司于此。并设白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