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罗
又作乾陀罗、健驮逻。相当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连之阿富汗东部一带。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2: 健驮罗国 “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信度河”。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后,希腊文化艺术曾影响这一地区。公元前3世纪佛教传入此地,形成犍陀罗式佛教艺术。
又作乾陀罗、健驮逻。相当今巴基斯坦之白沙瓦及其毗连之阿富汗东部一带。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2: 健驮罗国 “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东临信度河”。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后,希腊文化艺术曾影响这一地区。公元前3世纪佛教传入此地,形成犍陀罗式佛教艺术。
在今新疆库车县西北。《新唐书·突厥传》:景龙二年(708),突骑施娑葛“杀(冯)嘉宾,使弟遮弩率兵盗塞。安西都护牛师奖与战火烧城,师奖败,死之”。
1913年析高台县置,属甘肃安肃道。治所在王子庄 (今甘肃金塔县)。县东南四里处有古塔,名金塔寺,故名。1927年直属甘肃省。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段,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酒泉市。面积1.9万平方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明万历《贵州通志》卷8永宁州:安笼箐山在“(慕役)司北五十里。山峦相接,林木蓊密。周四十里。官道经其中,险阻难行”。
一作丫髻山。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8宁国县 “关口山” 条下: “其东南曰鸦髻山,有飞燕洞,容百余人,乡人尝避兵于此。” 《清一统志·宁国府一》:丫髻山 “在宁国县东南八十五里。南唐时
在今湖北南漳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襄阳府》 “青溪山” 条引 《荆州记》: “临沮县有青溪山。晋郭璞为临沮长,尝游于此,赋游仙诗。”古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南。晋郭璞曾游此。
故址在今甘肃玉门市东。《明史·西域传二》:“出嘉峪关西行二十里曰大草滩,又三十里曰黑山儿,又七十里曰回回墓。”即此。
即今广东从化市(街口镇)东北良口镇。清设流溪巡司于此。
元初升应理县置,属宁夏路。治所即今宁夏中卫县。明洪武三年(1370)废。元升应理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属宁夏路。辖境约当今中卫市和中宁县部分地区。明洪武初废。
在今山东聊城市西。《魏书· 地形志》:平原郡聊城县有畔城。《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十三年 (417),刘裕伐后秦,“魏兵不能当,一时奔溃,死者相积,临阵斩阿薄干,魏人退还畔城”。即此。在今山东省聊城市
在今安徽休宁县西夹源水入横江口。宋淳熙 《新安志》 卷4休宁县 《古迹》: “断石村在县西三里。旧名吴口村。西南有石壁下临深溪。《祥符经》云: 昔两舟泊此潭,一祭一否,夜半有神人徙祭者之舟于北岸,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