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县
西汉置, 属河东郡, 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 东汉废。 三国魏初复置狐县, 属平阳郡。北魏太延二年 (436) 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属河东郡。东汉省。三国魏复置,属平阳郡。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又省。
西汉置, 属河东郡, 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 东汉废。 三国魏初复置狐县, 属平阳郡。北魏太延二年 (436) 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属河东郡。东汉省。三国魏复置,属平阳郡。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又省。
在今陕西绥德县西。《资治通鉴》: 唐武德九年 (626) 三月,“壬寅,梁师都寇边,陷静难镇”。即此。
即今河北丰润县东北王官营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丰润县图:东北有王官营。光绪《丰润县志》卷1:王官营“距城三十五里”。
在今湖南保靖县西北。《清一统志·永顺府》: 烟霞山 “在保靖县西二十里”。
即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涪江东岸白草乡。《清一统志·龙安府》:高村河“出高村,经大坝,至白草铺入涪”。嘉庆《四川通志》卷89平武县:白草铺“在县东五十里”。
一名凫山。在今安徽旌德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凫山“在旌德县东二十里。山有巨人迹、马蹄石、捣药臼。俗传窦令君二女化青凫随父仙去”。
①即汤山之温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三十里。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汤山在州东南三十里,有温泉可浴。《水经注》:㶟水又东温泉水注之,疑即此也。”②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温泉区。《元和志》
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北十里。唐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有“石角恣幽步”句,即此。
唐武德六年 (623) 置,属云州。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境。贞观二年 (628) 废。
指安徽省南部。今通称安徽长江以南地区。1941年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期间,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伏击北上抗日的新四军,除千余人突围外,八千余人壮烈牺牲,史称 “皖南事变”。地区名。指今安徽省长江以南部分。
在今四川高县东南。清同治《高县志》卷11:“大寺顶即中腹寺后山。由寺后斜上,山路崎岖,羊肠一线,上有擦耳岩, 尤为奇险。”同治元年(1862),李永和义军与民团激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