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王桥镇

王桥镇

又名百谷镇。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王桥镇。清时水利通判驻此。


(1)在山西省襄垣县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五阳岭。人口1.3万。面积87.9平方千米。人口3万。1949年属襄垣一区,1954年建东王桥乡。1956年属郭庄乡,1958年改王桥公社,1984年改镇。2000年原庄乡并入。浊漳河从中部穿过。主产玉米、谷子,为县粮食主产区之一。有焦化、煤矿、化工、钢铁、铝钒土、农机等企业。为新型矿区集镇。太焦铁路、榆长公路经此。(2)在江西省东乡县中部偏东南。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王桥,人口2300。元初王姓建村于小桥边,因名。1949年为王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2001年改置镇。产茧蚕、板栗、柑橘等。有农机、化工助剂、酿酒、花岗石等厂。320国道经此。(3)在陕西省泾阳县西北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王桥,人口6630。镇以驻地名。因此地多沟谷,始名百谷,后渐形成集镇。相传唐末王姓于镇南白渠上架桥名王桥,镇遂以桥名,习称王桥头。清雍正《陕西通志》载:百谷镇即王桥镇。1949年设王桥镇,1951年设乡,1961年设公社,1984年复乡,1987年设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有公路通桥底镇、泾干镇。镇西泾河东北岸有郑国渠渠首遗址。


猜你喜欢

  • 鲁冈集

    即今河南封丘县东十八里鲁冈乡。旧属开封县。民国 《封丘县续志》 第二区图: 在开封县边境有鲁冈集。

  • 松子关

    ①古名松滋关。在今安徽金寨县西南境,与湖北罗田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50商城县 “长岭关” 条下: “又松子关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接湖广罗田县界。”②明置,在今湖北罗田县北一百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

  • 广通仓

    隋开皇三年(583)建,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大业初改名永丰仓。隋开皇三年(583年)建,在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大业初改名永丰仓。

  • 周康郡

    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 康家堡

    在今山西汾阳县东二十里康宁堡村。《方舆纪要》 卷42汾州府: “康家堡在府东二十里,临汾水上,有康家堡渡,路通平遥县。”

  • 不羹

    春秋楚邑。有东西二不羹,一在今河南舞阳西北沙河入汝水处;一在襄城县东南二十里汝水北岸。《左传》:昭公十一年(前531),“楚子城陈、蔡、不羹”。杜注:“襄城县东南有不羹城,定陵西北有不羹亭。”又十二年

  • 破冈渎

    又名破墩、破墩渎、破冈埭。三国吴赤乌八年 (245) 开凿。故址在今江苏南部,西起句容县东南,通赤山湖及秦淮河,东至丹阳市西南延陵镇西。从此沟通了都城建邺 (后改建康,今南京市) 与太湖地区的水运交通

  • 紫云

    (雲) 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许州直隶州》: 紫云山 “南北两山左右拱抱。一泉涌出,由灵泉山之西麓入汝水。其郏、敖诸山对列如屏,襄中第 一胜境也。明李敏建书院于上,故又名书院山

  • 赐支

    即析支。在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黄河流域。《后汉书·西羌传》: “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 所谓析支者也。”

  • 苍溪县

    ①西晋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苍溪县西南东青镇。南朝宋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汉昌县置,属隆州。治所即今四川苍溪县。《舆地纪胜》卷185引《元和志》:苍溪县“以苍溪谷为名”。大业初属巴西郡。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