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盘山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海中,西北距海岸四十里。南宋常棠《澉水志》卷5:“王盘山邈在海中,桥柱犹存。淳祐十年,有于旁滩潮里,得古井及小石桥、古树根之类,验井砖上字,则知东晋屯兵处。”
又作黄盘山。在浙江省平湖市南、乍浦镇东南海中。有上盘、下盘、劈开、无草、堆草五岛屿,东西分峙。下盘山高22.8米。古时曾与陆地相连,北宋末地壳变动而下陷于海。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在旁滩潮里得古井砖及石桥树根之类,验井砖上字,知为晋时屯兵处。清代诗人喻为“玉盘”,其周围海域为王盘洋或曰玉盘洋。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海中,西北距海岸四十里。南宋常棠《澉水志》卷5:“王盘山邈在海中,桥柱犹存。淳祐十年,有于旁滩潮里,得古井及小石桥、古树根之类,验井砖上字,则知东晋屯兵处。”
又作黄盘山。在浙江省平湖市南、乍浦镇东南海中。有上盘、下盘、劈开、无草、堆草五岛屿,东西分峙。下盘山高22.8米。古时曾与陆地相连,北宋末地壳变动而下陷于海。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在旁滩潮里得古井砖及石桥树根之类,验井砖上字,知为晋时屯兵处。清代诗人喻为“玉盘”,其周围海域为王盘洋或曰玉盘洋。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中心观前街。为著名的道教宫观。《明一统志》卷8苏州府:玄妙观“在府治东北隅。宋名天庆,元改今额”。相传始建于西晋咸和中,历有兴建。今存三清殿系南宋淳熙六年(1179)建。1982年定为
为吐蕃旧都雍布拉康宫殿名。在今西藏琼结县。《西藏古代文书选集》 载: “聂尺赞普及人间之君主,卒于绛妥神山。自其逝后至止贡赞普出世之前七代王统间,一直住于青瓦达孜宫。”
即今西藏那曲县。《清一统志·西藏》载: “卫地东北与青海诸部接界处。哈剌乌苏,设一堪布剌嘛; 木鲁乌苏设一蒙古寨桑,以供应往来使者马匹、响导及文移邮递之处。” 蒙古语 “哈喇” 意为黑,“乌苏” 意为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之海拉尔河。《辽史·营卫志》: 太祖五院部 “瓯昆石烈。太宗会同二年,以乌古之地水草丰美,命居之。三年,益以海勒水之地为农田”。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海拉尔河。《辽史·食货
即今安徽和县西北善厚乡 (善厚集)。清光绪 《直隶和州志》 卷4: 善后集在 “州西北八十里”。
即今上海市海关的旧称。
源出今山东东明县南,东流经菏泽、郓城,至寿张县界流入运河。或曰即山东境之古灉河。
①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河县置,属隰州。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元和志》卷12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大业初属龙泉郡。唐属隰州。武德二年(619)移治仙芝谷西(即今永和县), 为东
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为胶济铁路黄台车站。有津浦铁路支线通此。
蒙古中统元年(1260)置,治所在卢龙县(即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元大德四年(1300)改为永平路。蒙古中统元年(1260年)升兴平府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辖境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