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县
1913年改珲春厅置,属吉林省延吉道。治所即今吉林珲春市。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珲春,满语 “边地之义”。1929年直属吉林省。1988年改设珲春市。
旧县名。1913年由珲春厅改置,治今吉林省珲春市。1988年撤销,改设珲春市。
1913年改珲春厅置,属吉林省延吉道。治所即今吉林珲春市。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珲春,满语 “边地之义”。1929年直属吉林省。1988年改设珲春市。
旧县名。1913年由珲春厅改置,治今吉林省珲春市。1988年撤销,改设珲春市。
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方舆纪要》 卷17抚宁县: 银峒峪 “旧出银矿,因名”。
①即长临河镇。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临河镇。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3作长宁河。②即《水经注》之云门谷水。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北,南入洛河。
①西魏置,属甘松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黄龙乡。隋开皇初废入嘉诚县。②唐贞观五年(631)置,属西金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634)属岩州。后废。古县名。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治今四川
即龙首关。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上关。(1)集镇名。在湖南省道县县城东郊、潇水大桥东端。上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800。以地处浮桥上游关口,取名上关。产稻、柑橘、甘蔗、蔬菜等。有食品厂。郴道公路经此。
在今江苏宜兴市西。《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宜兴县: 便民河 “在县城西。自县西二十里洴浰渰,东抵城下,长三十里。成化中开,一名后袁河”。
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唐白河入汉江处。《水经·沔水注》:“襄阳城东有白沙, 白沙北有三洲。”《晋书·宣帝纪》:魏正始二年(241),吴将朱然围樊城,司马懿督军往援,“吴军夜遁走,追至三洲口”。即此。在今湖北
即今陕西定边县东四十里砖井镇。《清一统志·延安府二》: 砖井堡 “明正统二年置,……城在平川,周三里二百五十步,门二,为极冲上地。今有守备驻守”。
辽太平十年 (1030) 置,属上京临潢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县衙在上京南城西门之北。金废。古县名。辽太平十年(1030年)置,治临潢府郭下(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林东镇南古城)。金废。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九十里那彭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钦州图:东有那彭墟。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清一统志·建昌府二》:石峡镇“在新城东四十里。一名石溪镇,距飞鸢杉关三十里,为闽赣通道。溪初不能通舟,明时邑人张槚凿石辟河,遂与五福并为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