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瑷珲城

瑷珲城

亦作爱荤城、爱呼城、艾浑城。又名黑龙江城。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东江东六十四屯界内。清为黑龙江将军驻地。康熙二十三年 (1684) 移将军衙门于江右瑷珲新城 (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留瑷珲副都统一员驻守旧瑷珲城,二十九年 (1690)裁。咸丰八年 (1858) 沙俄强迫清朝政府在此订立不平等的 《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条约规定: 江东六十四屯 (包括旧瑷珲城) 仍归中国管辖。光绪二十六年 (1900) 被俄强占。三十四年 (1908) 于新瑷珲城置瑷珲直隶厅。


又称爱珲城、爱浑城、艾浑城、艾浒城、爱呼伦城。满语称萨哈连乌拉霍通。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南爱辉镇。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筑,为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驻所,称黑龙江城。二十九年将军移驻墨尔根(今嫩江县)后,为黑龙江副都统驻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裁副都统,为瑷珲厅驻地。1913年瑷珲厅改县。为中国人民抗俄斗争的历史名城。城周5千米。城北15千米是卡伦山,因清代在山上设卡伦(哨所)而得名;城西10千米的炮台山,为清初抗击沙俄入侵的红衣炮队驻地;城南40千米的一架山(巴拉哈达山)下是水师营船坞,城西南的北大岭为1900年中国人民痛击沙俄侵略军的重要战场。


猜你喜欢

  • 松林堡

    即黑松林关、松林关。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五十七里。《明史·郭成传》: “四川巡抚李尚思以地近松潘,檄成军松林,游击万鳌军漳腊。” 即此。

  • 回浦县

    西汉始元二年(前85)置,属会稽郡。为会稽南部都尉治。治所在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北岸之章安镇。东汉初改名章安县。古县名。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于东瓯地置,治今浙江省临海市东南章安。为会稽郡南部都尉治。东

  • 冰䠀子

    在今黑龙江北安市南与海伦县交界处。1936年12月,东北抗日联军在此伏击日伪军“讨伐”队,共歼灭日伪军三百余人,破坏了日军的“讨伐”计划。

  • 竹邑戍

    北魏改竹邑县置,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魏书·灵征志下》:“高祖延兴元年十二月,徐州竹邑戍士邢德于彭城南一百二十里,得蓍一株。”即此。

  • 东广州

    北齐改南兖州置,治所在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南朝陈太建中复为南兖州。北周大象中又改为东广州。不久改为吴州。北齐改南兖州置,治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辖境约当今江苏省扬州市市区和邗江区西

  • 胜乡郡

    唐南诏置,属永昌节度。治所即今云南永平县。宋大理属永昌府。元废为永平县。大理国前期置,治今云南省永平县。属永昌府。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为永平县。

  • 竹塞坑

    在今浙江浦江县南。《方舆纪要》卷93浦江县:竹塞坑“在县南三十里。两山合翠, 高入云汉,行者战惧”。

  • 落坦部

    又作骆丹、骆驼、落俎。唐北室韦九部之一,属室韦都督府。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北(东) 岸结雅河下游。《新唐书·室韦传》: 室建河(指黑龙江) “南有蒙瓦部,其北落坦部”。

  • 三间房

    即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西南昂昂溪区三间房街道办事处。为齐克铁路的起点站和洮昂铁路的终点站。

  • 杜尔伯特中后旗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