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寨汛
清置,即今贵州三穗县东南二十二里瓦寨镇。“瓦寨”系苗语音译,意为天官寨。
清置,即今贵州三穗县东南二十二里瓦寨镇。“瓦寨”系苗语音译,意为天官寨。
即今青海曲麻莱县北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达山。《晋书·乞伏炽磐载记》:隆安二年(398),炽盘令其安东木奕于率骑七千讨吐谷浑树洛干于塞上,“洛干奔保白兰山而死”。即此。古山名。即今青海省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
亦名庐山。即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二十里东庐山。《寰宇记》卷90引山谦之《丹阳记》云:“溧水县西八十里有庐山,与丹阳分岭。俗传严子陵结庐于此。或云山形似庐舍,因以为名。”《舆地纪胜》卷17谓之东庐山。即江苏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即今云南泸西县。宋大理属石城郡。元改广西路。大理国置,治今云南省泸西县。属石城郡。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置广西路。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8通江县:三花山“在县东北七里”。
(臺) 在今山东胶南市琅琊镇 (夏河城)东南十里琅琊山上,可望大海。《山海经》: “琅邪台在渤海间,琅邪之东。” 郭璞注: “今琅邪在海边,有山嶕峣特起,状如高台,此即琅邪台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唐天宝元年(742)改唐兴县置,属江华郡(后改道州)。治所即今湖南宁远县。五代梁改延昌县,后唐同光初复名延唐县。后晋天福七年(942)改名延喜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唐兴县置,治今湖南省宁
在今海南省文昌县南。《寰宇记》 卷105:琼州文昌县有 “紫贝山,元属紫贝县”。《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紫贝山,“ 《旧志》,在县南一里。前有紫贝泉,其阴有钓鳌矶”。
即今河北巨鹿县东北六十六里楼张镇乡。清光绪《巨鹿县志》卷1:东北台头社有戏楼张庄。
清雍正八年(1730)置,属泰宁协。治所在灵雀寺(今四川道孚县)。十三年(1735)裁。
明洪武十一年 (1378)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茂州 (今四川茂县)。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