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登州

登州

①隋仁寿末置,治所在沈黎县 (今四川汉源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县及泸定、石棉、甘洛等县部分地。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汉源县 (今四川汉源县北九襄镇)。九年(626) 废。

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台登县 (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冕宁县地。贞观二年 (628) 废。

③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文登县 (今山东文登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文登、威海、荣成等市地。贞观元年 (627) 废。

④唐武则天如意元年 (692) 置,属河南道。治所在牟平县 (今山东烟台市东南宁海镇)。神龙三年(707) 移治蓬莱县 (今山东蓬莱市)。天宝元年(742) 改东牟郡,乾元元年 (758) 复曰登州。辖境相当今山东龙口、栖霞、乳山以东地。北宋属京东东路。金属山东东路。元属般阳路。明洪武九年(1376) 升为登州府。

⑤唐置,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富寿县东。后废。


武周如意元年(692年)置,治牟平县(今山东烟台市牟平区)。唐神龙三年(707年)移治蓬莱县(今市)。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东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登州。辖境约当今山东省龙口、栖霞、乳山等市以东地。属河南道。宋属京东东路。金属山东东路。元属般阳府路。明洪武九年(1376年)升为登州府。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为对辽东及朝鲜半岛海道交通起点,盛产鱼、盐。


猜你喜欢

  • 羊角碛

    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羊角镇。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2:羊角碛滩在“武隆司北二十里。乾隆五十六年六月初九日山崩成滩,乱石綦布,亘五、六里,江势抱碛转狭处,壅水高数丈,悍湍汹涌,秋涸险绝,半涨亦恶,上下

  • 河源郡

    隋大业五年 (609) 置,治所在赤水县(今青海兴海县东南黄河西岸)。辖境相当今青海共和、兴海、同德、贵南、玛沁等县地。隋末地入吐谷浑,废。唐贞观十年 (636) 曾封吐谷浑王诺曷钵为河源郡王。隋大业

  • 犹水

    在今江西上犹县东。《舆地广记》卷25南安军:上犹县“有犹水”。《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上犹县:犹水在“县东半里。源出大犹山。一云犹水上源。此湖广桂阳县孤山水流入境,经大犹山,因名。东南流,经南康县界入

  • 奈曼部

    清内蒙古昭乌达盟八部之一。明后期,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后裔、敖汉部首领岱青杜稜之弟额森伟征始号所部曰奈曼,隶察哈尔汗。天聪元年(1627) 其子衮楚克率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 (1636)编为一旗,牧地

  • 旧港

    ①即今台湾省新竹县西北旧港。《清史稿·地理志》台北府:“旧港”等“并在新竹县西北入于海”。②即巴林冯。公元14世纪后改称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巨港一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旧港“自淡港

  • 沔阳卫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嘉靖十八年(1539)改属兴都留守司。后废。

  • 汤口砦

    北宋置,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宋史·地理志》常德府:“熙宁七年,废桃源、汤口、白崖三砦。”

  • 汤溪

    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之汤溪河。《水经·江水注》:江水“左则汤溪水注之。水源出县北六百余里上庸界,南流历县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

  • 大黄泥河

    在今吉林敦化市南。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牡丹江“又东北径怀德乡西受黄泥河(河出县西南红石砬东流六十余里入牡丹江)”。

  • 鸡场营

    明置,属普安州。即今贵州盘县北鸡场坪乡。明万历《贵州通志》卷9普安州:弘治五年(1496),“鸡场营长纠党谋杀土官土舍,隆池地方骚动。院道檄知州赖万璵计擒枭示”。